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7013条记录
啶酰菌胺对胡麻白粉病的防效初探

中国麻业科学 2021

摘要:为探明醚菌酯、啶酰菌胺可湿性粉剂以及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对胡麻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对胡麻的安全性,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50%啶酰菌胺可湿性粉剂对胡麻白粉病防效最好。在胡麻白粉病始发前或始发初期,用50%啶酰菌胺可湿性粉剂540 g/hm2,兑水675 kg,第一次用药后,根据病情发展,一周后再喷第二次药剂,两地三年防效在26.16%~74.79%,种子产量比对照增加5.93%~26.78%。经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对50%啶酰菌胺可湿性粉剂处理的种子进行农药残留检测,未检测出啶酰菌胺残留,因此该药剂可大面积推广使用。

关键词: 胡麻 白粉病 啶酰菌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胁迫对不同苜蓿品种生理特性的影响

中国草地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苜蓿品种抗寒性的差异及其与根颈可溶性含氮物质含量的关系,越冬前期挖取科尔沁沙地种植的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和骑士T、北极熊、草原3号、巨能3010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材料。在可程式恒温恒湿试验箱,采用-10℃、-15℃、-20℃、-25℃和-30℃模拟低温处理,检测苜蓿根颈相对电导率及可溶性含氮物质含量。并利用相对电导率拟合Logistic方程,获得半致死温度(LT50),对LT50和可溶性含氮物质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黄花苜蓿的抗寒性强于紫花苜蓿,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抗寒性为北极熊>草原3号>巨能3010>骑士T。相关性分析显示,LT50与-10℃和-15℃处理下游离氨基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LT50与-20℃和-30℃处理下脯氨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因此,-10℃和-15℃低温处理下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及-20℃和-30℃低温处理下的脯氨酸含量,可以作为衡量苜蓿抗寒性的敏感指标。

关键词: 苜蓿 低温胁迫 含氮物质 抗寒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放牧退化阶段大针茅草原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及其来源研究

中国草地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测定不同放牧退化阶段(轻度、中度和重度退化)大针茅典型草原的土壤总有机碳(TOC)、活性有机碳(LOC)和惰性有机碳(ROC)的含量,探究放牧退化过程中大针茅草原土壤总有机碳的组成及其稳定性。同时在群落调查的基础上,采用δ13C稳定同位素技术阐明大针茅草原在放牧退化过程中群落组成变化对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放牧退化阶段,TOC、LOC、ROC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且中度退化阶段TOC、LOC、ROC含量最高;(2)不同放牧退化阶段惰性碳指数值差异不显著,表明放牧未对大针茅群落土壤总有机碳的稳定性产生影响;(3)不同放牧退化阶段,大针茅草原土壤总有机碳主要来源于C3植物。但是随着退化程度加剧,大针茅草原C3植物的生物量降低,C4植物的生物量增加,C4植物对0~10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的贡献增强。综上所述,以上结果可为综合评估长期放牧对大针茅草原土壤碳汇服务功能的影响,以及制定我国温室气体减排增汇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大针茅草原 退化阶段 土壤总有机碳 惰性碳指数 δ13C稳定同位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母驴促排卵效果的研究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1

摘要:[目的]研究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对母驴卵泡发育、排卵率、受胎率以及血清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优势卵泡直径在30~35 mm以及大于35 mm的母驴各30头,不同优势卵泡直径的母驴群体分别设置1个500 IU/头hCG处理组(n=10)、1个1000 IU/头hCG处理组(n=10)、1个不接受hCG处理的对照组(n=10).采用肌肉注射方法对各组母驴进行hCG处理.每隔24 h进行1次B超检查,观察各组母驴卵泡发育情况,测量卵泡直径;记录各组发生排卵的母驴数量,计算排卵率.对各组母驴进行人工输精,输精后第18天进行孕检,记录各组受胎母驴头数,计算各组受胎率.于hCG处理后0、24、48、72 h分别测定各组母驴血清中雌二醇(estradiol,E2)和孕酮(progesterone,PROG)水平.[结果]2个群体母驴的卵泡直径随hCG注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大;优势卵泡直径大于35 mm的母驴群体中,肌肉注射hCG的2个组在处理后24 h内均出现排卵,而对照组母驴没有排卵;优势卵泡直径不同的2个母驴群体,在hCG处理48 h后排卵母驴数和排卵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提高,其中,hCG处理后72 h,优势卵泡直径大于35 mm的母驴群体中,1000 IU/头hCG处理组的排卵率达到100%.2个母驴群体中,接受hCG处理的母驴,受胎率均高于对照,并且随hCG剂量的增加,受胎率有所提高;优势卵泡直径大于35 mm的母驴群体中,1000 IU/头hCG处理组的受胎率达到50%.2个母驴群体中,1000 IU/头处理组在hCG处理后24 h的血清E2浓度均较0 h时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在0~72 h内血清PROG浓度的总体提升幅度较大.[结论]hCG处理可提高母驴的排卵率、受胎率以及血清中E2和PROG水平,1000 IU/头剂量的效果更好.

关键词: 母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优势卵泡;排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燕麦不同锌效率品种苗期耐低锌胁迫的根系形态差异

江苏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揭示燕麦耐低锌胁迫的根系形态响应,以燕麦锌高效品种晋燕2004和锌低效品种8202为试验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设置正常供锌(1×10-6 mol/L)和低锌胁迫(1×10-8 mol/L)2个供锌水平,处理时间为0 d、15 d、25 d、35 d,测定不同锌效率燕麦品种苗期生长状况及根系形态指标。结果表明:正常供锌和低锌处理0 d、15 d,两品种干物质量、最大根长、根系总长、总根尖数、表面积、体积均无显著差异;低锌处理25 d和35 d时,锌高效品种晋燕2004地上部和根系干物质量显著高于锌低效品种8202,锌高效品种晋燕2004的最大根长、根系总长、总根尖数、表面积、体积均显著高于锌低效品种8202。说明锌高效品种受低锌胁迫的影响小于锌低效品种,且随胁迫时间长短而表现不同差异。

关键词: 燕麦 低锌胁迫 锌效率 根系形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氮日粮对育成绒山羊钙代谢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

家畜生态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低氮日粮对育成绒山羊钙代谢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30只阿尔巴斯白绒山羊育成羊,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即低氮组(CP:7.5%)、中氮组(CP:10.5%)和高氮组(CP:13.5%),每个处理组10只羊.预试期15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1)日粮蛋白水平对育成绒山羊日增重无显著影响,中氮组和低氮组的氮日摄入量显著低于高氮组(P<0.05).(2)中氮组和低氮组显著降低了试验第21天、42天血浆中钙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含量以及第21天血浆中骨化三醇的含量,显著提高了第21天和42天血浆中甲状旁腺素的含量(P<0.05).(3)低氮组与高氮组相比,尿素和钙的排泄率以及血浆中和尿中的钙和尿素含量显著降低,肌酐含量显著提高(P<0.05).由此可以得出,育成绒山羊机体钙的代谢受到日粮蛋白水平的影响,但未影响其生产性能.低氮组通过降低了IGF-1和骨化三醇的浓度,进而减少了血浆中钙的水平.

关键词: 低氮日粮;育成羊;钙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骨干自交系遗传多样性分析及茎腐病抗性鉴定

北方农业学报 2021

摘要:【目的】提高玉米骨干自交系在杂交亲本中的利用效率。【方法】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聚类分析方法和茎腐病田间接种方式,对43份玉米骨干自交系和11份参照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茎腐病抗性鉴定。【结果】采用通用40对SSR引物在43份玉米骨干自交系中共检测出242个等位基因变异,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出6.05个等位基因,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61。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3份骨干自交系和11份参照系被划分为7个杂种优势群,其中,M17Y130、MU6、M18N41、M17Y334、M85Z、MU7、M17Y340单独成群,暂定为M群。对43份骨干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的同时进行茎腐病(禾谷镰孢菌)田间抗性鉴定,其中37份骨干自交系表现为抗病,主要来源于旅大红骨群、国外Reid群和P群,占86.05%;黄改群、国内Reid群、兰卡斯特群和M群抗病性表现不同。【结论】从分子水平上将43份玉米骨干自交系划分为旅大红骨群体、黄改群体、P群体、国外Reid系、兰卡斯特群体、国内Reid系和M群7个杂种优势群;对茎腐病表现为抗病的骨干自交系主要来源于旅大红骨群、国外Reid群和P群。玉米骨干自交系的使用应结合抗病性进行利用分析。

关键词: 玉米 骨干自交系 SSR分子标记 聚类分析 茎腐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包头市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服务功能初步研究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21

摘要:退耕还林工程以恢复植被、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等为基本出发点.本文对包头市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包头市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进一步提高了生态服务功能,实现了退耕还林工程目标,为扎实开展退耕还林工程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服务功能;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新品种赤单238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现代农村科技 2021

摘要: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程度也逐年提高.为了促进玉米种植技术发展,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本文总结了玉米品种赤单238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赤单238;高产;栽培;全程机械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SNP标记的148份马铃薯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148份国内外四倍体马铃薯普通栽培种的遗传背景和亲缘关系,该研究通过第三代高通量测序手段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以SNP为分子标记、遗传相似系数为指标,结合系谱信息,利用群体结构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该群体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1)通过有效过滤筛选后获得1 209 969个高质量SNP位点,明确定位在染色体水平上的SNP位点为1 192 472个,占比98.55%;除11号染色体没有位点分布外,5号染色体分布位点最多,7号染色体最少。(2)各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784~0.958之间,平均为0.842,且主要集中于0.800~0.880(有10 604个),占97.5%。(3)群体结构分析显示,将148份材料分为6个群组,Q值>0.6的品种有36个,占比24.3%,遗传背景较单一的品种中,华北区育成品种有16个占44.4%,国外品种有13个占36.1%,二者共占80.5%,说明华北区育成品种及国外品种的遗传组分相对单一而且比例高于其他区域品种。(4)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48份马铃薯品种被划分为3个类群,‘中薯系列’、‘陇薯系列’及‘冀张薯系列’品种聚在一起有着一定的地理区域性,其他不同地理来源的马铃薯品种相互交错分布,说明育成区域的差别与亲缘关系并无必然联系,同时也说明各育种单位相互引种频繁,新品种选育过程中存在基因交流情况。群体结构分析与聚类分析分群结果基本吻合,相互验证。研究认为,马铃薯绝大部分普通栽培种品种间遗传相似性很高,遗传背景不够丰富,在育种中亟待引入新型种质,拓宽遗传基础。

关键词: 马铃薯 种质资源 SNP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