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保护性耕作在河北省的区域适应性

华北农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河北省不同地区影响持续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方面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以防治土壤沙化、水土流失、提高水热资源利用率为主要目的的农田保护性耕作几大技术体系。河北省北部一熟区推广保护性耕作的目的应以防治土壤沙化退化为主;丘陵、坡地应以治理水土流失为主要目的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河北中南部平原两熟制地区推广保护性耕作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水热资源的利用率。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区域适应性 土壤沙化 水土流失 水热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导入不同来源抗虫基因对冀棉20号主要性状的影响

河北农业科学 2003

摘要:冀棉20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利用海岛棉、陆地棉、野生棉3种间杂交后代与冀棉10号杂交后选育成的丰产、优质品种。1999年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分别将我国合成Bt基因、美国Bt基因、双价基因(Bt+CpTi)导入冀棉20号,并于2000年得到稳定的冀棉20号对等基因系757,241,132,2001年对3个对等基因系的抗虫性、抗病性、株型特征、产量性状、纤维品质等进行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倍体葡萄新品种‘红标无核’

园艺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红标无核’是以二倍体‘郑州早红’×四倍体‘巨峰’育成的三倍体无核葡萄品种。果实极早熟,比‘巨峰’早熟30 d,果粒大,紫黑色,无核,果肉较脆,品质上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4%,结实力强,丰产,抗病,适应范围广,适宜鲜食和加工罐头。

关键词: 葡萄 三倍体 无核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板栗品种资源保存利用与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 2003

摘要:根据我国板栗资源分布状况,论述了不同栽培区域遗传变异趋势和资源利用现状。同时分析了板栗资源流失,特别是板栗新品种的普及推广将使板栗遗传多样性贫乏和萎缩。提出了建立板栗基因库,保护板栗种质资源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 板栗 资源 保存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沙地梨树年周期配套管理作业历

河北果树 200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椒核型不育系AB_(91)的选育及杂优利用

华北农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在英格拜尔甜椒中发现的甜椒雄性不育源,经采用杂交、自交、测交、兄妹交等方法,选育出雄性不育性与优良农艺性状、抗病性、高配合力高度统一的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AB91,其不育性由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遗传简单、不育性稳定、恢复源广泛、配合力高、可较快地培育出不同类型的优良一代杂种。利用AB91已选育出早、中、晚熟配套的系列甜椒杂交种,解决了我国甜椒一代杂种种子生产人工去雄的难题。

关键词: 甜椒 核型不育 选育 杂优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基因作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河北农业科学 2003

摘要:从转基因作物的杂草化、基因漂流、对靶标昆虫抗性及非靶标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对土壤微生态变化等几个方面,综合分析了转基因作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基本结论是,目前商业化的转基因作物对生态环境引起实质性变化的可能性很小。

关键词: 转基因作物 生态环境 生物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n配子在植物育种和种质创新中利用的研究进展

华北农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n配子在植物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目前,自发、诱发2n配子已在马铃薯、苜蓿、红三叶草、越桔等作物的育种实践中应用,并分别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综述了关于植物2n配子的主要研究方向和近期取得的研究结果;植物自发、诱发2n配子在有性多倍化、利用种质资源、传递杂种优势、克服胚乳平衡数障碍、克服自交不亲合、马铃薯实生育种及其他领域应用的优越性和已取得的成果;国际国内通过轮回选择、2n花粉机械分离、诱导基因突变及直接诱导2n配子等方法提高2n配子利用效率的研究进展;2n配子育种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植物 2n配子 应用 综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大果、优质桃——美硕

农技服务 2003

摘要:早熟、大果、优质桃新品种美硕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培育,2002年通过了专家鉴定和品种审定,现已开始在全国各桃主产区推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公害果品生产的关键技术(续4)

河北农业科技 2003

摘要:4.6病虫害防治 4.6.1 防治原则。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重点,提倡生物防治,按照病虫害发生规律,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和药效试验,提高防治效果。 4.6.2防治技术 4.6.2.1 农业防治。农业防治是绿色果品生产的基础,主要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毒种苗;(2)注意合理密植、间作、套作和树种搭配;(3)加强管理,清洁果园;(4)合理修剪,改善光照条件;(5)合理施肥,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 (6)推广果园生草制,改善果园生态环境,提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