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000条记录
特力克防治棉叶螨、棉红铃虫药效试验

湖北农业科学 1997

摘要:每公顷施40%特力克乳油500~1000ml防治棉叶螨,药后1~7d,对棉叶螨的防效均在9762%以上,在生产上的推荐用量以每公顷500~1000ml为宜。每公顷施40%特力克乳油1000~1500ml对棉红铃虫的防效为7010%~8124%。测产结果,每公顷施40%特力克乳油1000~1500ml的棉花增产率达到298%~595%,在生产上的推荐用量以每公顷1250~1500ml为宜。

关键词: 特力克,棉叶螨,棉红铃虫,田间药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0%杀扑磷防治茶蛇眼蚧药效试验

农药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1996年对蛇眼蚧发生较重的茶园,在其孵化期用40%杀扑磷乳油和25%亚胺硫磷乳油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0%杀扑磷乳油1000~2000倍液、25%亚胺硫磷乳油400倍液对蛇眼蚧均有良好防效,尤以40%杀扑磷防效显著,持效期可达22天。

关键词: 蛇眼蚧,杀扑磷,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杀铃磷防治棉蚜和棉铃虫的试验

湖北农业科学 1997

摘要:在武昌南湖及河南内黄两地选用42%杀铃磷乳油1000~2000倍液防治棉铃虫和棉蚜药后第4天对棉铃虫的防效为847%~943%,保蕾铃效果为753%~892%;在药后第7天对棉蚜的防效为923%~100%。

关键词: 杀铃磷,棉蚜,棉铃虫,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湖北白猪Ⅵ系六月龄体重有关性状的多元统计分析

湖北畜牧兽医 1997

摘要:通过对湖北白猪Ⅵ系3世代226头后备猪6月龄8个表型性状的通径分析、决定系数分析以及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湖北白猪Ⅵ系6月龄体重的主要性状依次为胸围(P<0.01),体长(P<0.01)、腹围(P<0.01)、臀宽(P<0.01)、体高(P<0.01),而臀长(P>0.05)、半臀围(P>0.05)对体重影响不大.6月龄体重与其它各性状都为中等以上的正相关(P<0.01),但各性状对6月龄体重的直接影响都不大,表现为综合性状影响,因此.对湖北白猪生长速度的选育在对本性状直接选择的同时,可以结合综合性状进行选择.影响6月龄体重的回归方程为:Y=-136.65037+0.4507X_1+0.5122X_2+0.7176X_3+0.3339X_4+1.1786X_5(P<0.01,R~2=0.7467).

关键词: 湖北白猪Ⅵ系 六月龄性状 通径系数 决定系数 逐步回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宜使用硫磺薰蒸法处理籽棉

湖北农业科学 1997

摘要:不宜使用硫磺薰蒸法处理籽棉最近,我们在棉花良繁工作中发现,部分农户为了提高售花品级,在售花前将籽棉用硫磺薰蒸处理,即燃烧硫磺,利用其产生的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提高籽棉白度。这种作法目前在一些良繁场也存在,并且存在一种硫磺薰蒸处理有益无害的观点。为了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粳型光敏核不育系N5088S高产稳产繁殖技术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1997

摘要:通过分析N5088S在同年短日不同温度下育性与温度的关系,不同年份秋繁自然结实率、产量与温度的关系及N5088S1996年秋繁分期播种试验结果,提出N5088S繁殖育性敏感期最适温度范围为22~26℃,最佳播期为7月10日,同时配套其他各项措施可确保N5088S繁殖获得高产稳产。也可采用冷灌繁殖,其播期可适当提前到6月底至7月初。

关键词: 水稻,粳型光敏核不育系N5088S,繁殖,育性敏感期,温度,播种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露A特征特性研究

杂交水稻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新露A特征特性研究CharacteristicsofXingluA周文华陶爱林郭嗣斌(湖北省农科院粮作所430064)水稻新质源不育系新露A是江西省萍乡地区农科所选育的优良不育系〔1〕。其株高80cm左右,株型挺拔,叶片直立且夹角小,叶色深绿,叶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若干美国优良李品种引种初报

中国南方果树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若干美国优良李品种引种初报*黄宏文张忠慧陈庆宏(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430074)(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在鄂东南、江汉平原及武汉市郊县的中国李栽培中,因春季寒潮频繁,冻花导致低产的问题非常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从美国引入22个李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棕红壤丘陵区不同地形部位及利用方式的土壤养分状况

湖北农学院学报 1997

摘要:对湖北棕红壤丘陵区不同地形部位及利用方式的土壤养分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位于冲垅部的水耕土壤,其有机质、全氮及碱解氮含量高于位于丘陵中、上部的旱耕土壤,但速效磷、钾养分却明显偏低;果(茶)园地、重施有机肥的旱地以及水旱轮作田有较高的土壤熟化度;同处于丘陵上部的林地较之荒地各项肥力指标均有提高。

关键词: 棕红壤丘陵区;不同地形部位;土壤养分状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鄂东南棕红壤丘陵区冷浸田施用过氧化钙效果

湖北农业科学 1997

摘要:过氧化钙(CaO2)基施能提高土壤氧化还原电位1139~1842mV,减少土壤还原物质含量086~096cmol/kg,减少活性还原物质含量023~083cmol/kg,提高根系活力312~502μg/gfw·h;能使水稻增产33%~124%,增产幅度为早稻高于晚稻。

关键词: 棕红壤丘陵区,冷浸田,过氧化钙(CaO_2),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