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农杆菌介导抗草甘膦基因(EPSPS)的玉米转化及相关因子的影响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2010 CSCD

摘要:对影响农杆菌转化效率的一些因素进行了研究优化,结果表明,诱导培养基中添加200 mg/L的头孢霉素既能抑制农杆菌的生长又不影响幼胚的愈伤诱导;诱导和筛选培养基中添加5 mg/L硝酸银能有效抑制玉米愈伤组织褐变,显著改善愈伤组织及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分化培养基中添加2μmol/L的嘧啶醇能延缓试管苗的生长速度,使苗更健壮。利用优化的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体系将抗草甘膦基因(EPSPS)转入玉米杂交材料HiⅡ中,获得了PCR阳性植株。

关键词: 玉米 农杆菌介导 抗草甘膦基因(EPSPS) 相关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春萝卜新品种——丰美一代

蔬菜 2010

摘要:丰美一代萝卜新品种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培育的杂交一代品种。它是以生产和市场需求为育种目标,利用雄性不育系而配制的,集耐低温、冬性强、不易抽薹、品质优良、商品性好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节水省肥冬小麦新品种汾4846

中国种业 2010

摘要: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国家,北方缺水更为严峻,为此选育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汾4846是采用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的晋麦66号为母本,遗传基因丰富的太谷核不育系TK95-3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利用水旱交叉轮选,经系谱法多年定向选育而成。2006年9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汾4846,审定编号:晋审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关于企业内部控制执行力的探讨

中国商界(上半月) 2010

摘要: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而制定和实施的一个控制系统。所谓的企业内部控制,实质上是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运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和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有效的内部控制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防止错误舞弊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我国企业 内部控制 控制制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僵菌对菜青虫的致病效果及应用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菜青虫病死僵虫中分离、筛选得到适应北方生态环境的白僵菌致病菌株BC32。测定了该菌株在不同温度、湿度、不同培养基上的产孢量以及不同温、湿度下的萌发率。结果表明,以PDA为培养基,温度为15℃,相对湿度85%以上,该菌株产孢量最大,达到5.3×108个/cm2;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90%时,孢子萌发率最高,可达98%。以1.0×108个/mL的孢子悬液感染菜青虫,10d后菜青虫校正死亡率可达92.67%~100%。在温湿度相对较低的田间自然条件下施用菌剂10d后,植株被害率下降至6%,表明该孢子剂对菜青虫防治效果好,具备了代替化学杀虫剂的潜力。

关键词: 白僵菌 产孢量 被害率 菜青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地区板栗生产概况

山西果树 201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减量后移对土壤氮素供应和夏玉米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减量后移对土壤氮素供应和夏玉米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肥(N 240 kg/hm2,基肥和大喇叭口追肥为1∶2)相比,氮肥减量后移(N 168 kg/hm2,基肥、大喇叭口肥和吐丝肥为1∶3∶1)处理的产量、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植株氮积累量和积累速率均没有降低,而氮肥利用率显著增加。氮肥减量后移可使耕层无机氮供应较好地与作物吸收同步,降低收获期0—100 cm土层硝态氮积累,减少氮素的田间表观损失。基于夏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的氮素吸收特征进行氮肥减量后移可节省氮肥30%,是较为理想的氮素施用方式。

关键词: 氮肥后移 夏玉米 氮肥利用率 硝态氮

玉米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SAMS)逆境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米是对干旱、低温、高温等逆境较为敏感的重要禾谷类作物,发掘玉米逆境相关基因及对逆境信号途径研究具有重要学术意义与应用价值。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S-adenosyl-L-metnionine synthetase,SAMS)是植物代谢中一个关键酶,催化合成腺苷甲硫氨酸(SAM)。试验在前期克隆玉米SAMS基因基础上,顺式元件分析发现SAMS启动子区域存在ABA(ABRE)、干旱(MBS)、逆境应答(TC-rich repeats)等顺式作用元件;荧光实时定量PCR表达分析发现干旱、高盐、ABA处理下基因表达量上调,在低温、高温处理下基因表达量变化不大。结果表明:玉米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响应植物逆境应答,为SAMS基因参与植物逆境信号通路及其功能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玉米 SAMS 表达分析 逆境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5%高氯·辛硫磷乳油对枣树枣步曲和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25%高氧.辛硫磷乳油对枣步曲的室内增效活性及对枣步曲和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方法]通过设置5种不同混配比例,对25%高氯.辛硫磷乳油进行了室内增效活性研究,并根据最佳配比设置不同浓度,进行了田间应用研究。[结果]室内增效活性试验结果表明,25%高氯.辛硫磷乳油以2.5∶22.5、3∶22、3.5∶21.5的比例混配,共毒系数分别为144.4、134.1、137.4,均大于120,复配后表现为增效,且3种配比对枣步曲幼虫的LD50值分别为0.116 5、0.112 7、0.098 7μg/g,均对枣步曲幼虫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但从共毒系数和经济效益分析,高效氯氰菊酯和辛硫磷乳油以2.5∶22.5比例混配最佳。田间应用及大面积推广应用试验结果表明,25%高氯.辛硫磷乳油稀释1 000~2 000倍,对枣步曲药后3 d防效为86.80%~100%,药后7 d防效为88.10%~100%,对枣步曲有较好的防治效果;25%高氯.辛硫磷乳油稀释1 000~2 000倍,对桃小食心虫药后5 d防效为65.15%~99.57%,药后10 d防效为72.77%~99.29%,药后15 d防效为70.75%~100%,对桃小食心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均好于单剂对照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和40%辛硫磷乳油。[结论]25%高氯.辛硫磷乳油的最佳使用剂量以1 000~2 000倍为宜;施药适期为枣步曲3龄幼虫前盛发期或桃小食心虫卵孵化盛末期;用药后5~10 d可有效控制虫害,对枣树生长没有影响。

关键词: 25%高氯·辛硫磷乳油 枣树 枣步曲 桃小食心虫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贮藏温度对黑宝石李生理及品质变化的影响

保鲜与加工 2010

摘要: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对黑宝石李采后生理及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过程中黑宝石李果肉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呈不断增长的趋势;贮至一个月时,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升高;(0±0.5)℃和(8±0.5)℃处理果皮、果肉无明显冷害症状,综合品质较好,出库后分别有10天与5天的货架期;(5±1)℃处理果实冷害较严重,果肉有水浸斑,口感有水煮(异酸)味,果实商品性下降。

关键词: 黑宝石李 贮藏 温度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