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半干旱区农田水分及其调控的研究
《吉林农业科学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通过对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干湿气候和农田水分动态特征分析,研究了农田水分状况对这一地区农田光温生产潜力的限制。根据作者四年来的试验研究结果,提出了半干旱区农田水分的调控思路和途径.
关键词: 半干旱区;农田水分;农田水分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水分玉米脱粒机的研究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高水分玉米脱粒机的研究吉林省农科院农业综合研究所王峰山,李景安,曹圉,于德泉1研究目的和意义近年来,为了提高玉米产量,北方的晚熟品种逐年增多,秋收时,玉米水分也随之增高,一般为30%左右、高时可达40%以上,这样,在秋收时,不仅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黑土土著大豆根瘤菌的生态特性及与不同豆种的共生效应
《生物技术 》 1994
摘要:黑土土壤中有丰富的土著大豆根瘤菌,为了稳定和提高大豆根瘤菌在黑土区的接种效果,我们从1988年起,对吉林省黑土土著大豆根瘤菌的类型、血清型、固氮酶活性、快慢生型的分布、结瘤竞争能力以及与不同大豆品种的共生效应等进行了测定,并提出了吉林省黑土区高固氮力和低固氮力种质。以菌体本身的固氮酶活性来看,榆树黑土为24.816C2H4μmol/克干瘤·小时,公主岭黑土为24.827C2H4μmol/克干瘤.小时.榆树黑土用40株进行土著大豆根瘤菌血清型的测定,其中34株属于447-28血清型,6株为其它血清型。公主岭黑土用164株进行测定的,有143株属477-28血清型,17株属113血清型,有4株属其它血清型。榆树黑土和公主岭黑土中以慢生型大豆根瘤菌为主.共生效应测定结果,吉林23固氮力最强,固氮量为4.24908g/盆;其次是长8210—4,固氮量为2.0098g/盆;长农5最低,为0.5419g/盆。
关键词: 土著大豆根瘤菌;生态特性;共生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主要大豆栽培品种丰产性及稳产性分析
《吉林农业科学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根据1988~1992年全省大豆品种联合区域试验结果.结合各品种适应区域的气候条件,对吉林省主要大豆品种吉林20,21.22,25,26.27,29,30和长农4,5.7号.白农4号及合丰25的生育期表现、生产性能、适应区域及有关子粒品质进行了统计分析。
关键词: 大豆,栽培品种,丰产性,稳产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茎腐病病原对玉米苗期致病性研究
《玉米科学 》 1994
摘要:利用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禾生腐霉菌(Pythium graminicola)和链状腐霉菌(Pythium catenulatum) 等玉米茎腐病病原进行玉米苗期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几种病原菌均能引起玉米幼苗发病,其中腐霉菌的致病作用要比禾谷镰刀菌强,并且两者的致病初侵染部位不同.腐霉菌主要是次生根和须根,而禾谷镰刀菌为胚根.本文对禾谷镰刀菌和两种腐霉菌的混合菌株做了致病性试验工作.
关键词: 玉米茎腐病 致病性 禾谷镰刀菌(Fusariumgraminearum) 禾生腐霉菌(Pythiumgraminicoia) 链状腐霉菌(Pythiumcatenulatum)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粱数量性状的遗传研究Ⅱ.节间长度的基因效应分析
《吉林农业科学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高粱数量性状的遗传研究Ⅱ.节间长度的基因效应分析高士杰,李伟(吉林省农科院作物所,公主岭136100)在第Ⅰ报中报道了秆高等性状的各类基因效应分析结果,并认为秆高的遗传控制中显性效应是重要的。茎秆高度取决于节数和节间长度。本文对秆高进一步分解,研究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地区土壤氯素分布与含氯化肥连续施用肥效变化
《土壤通报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土壤测定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我国东北地区各类非盐渍化农田土壤中原始含氯量在22~55gg-1,土壤剖面通体含氯量变化不大,总体含氯水平较低,适于施用含氯化肥的土壤可能容量远未达饱和程度。连续3年定位试验常量施肥条件下,氯化铁与尿素等氮等效,连续施用氯化铵的肥效仍很稳定。施用氯化铵加氯化钾,亦未因施氧量的增加而降低含氯化肥肥效。
关键词: 土壤含氯量;含氯化肥,田间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早熟水稻优良新品系吉89—45高产稳产规范化栽培技术初探Ⅰ.主要农艺措施与产量的函数模型分析
《吉林农业科学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对吉89-45新品系栽培上四个主要可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吉89—45新品种确实早熟、高产,其平均产量效应为每公顷8640.25公斤,若栽培技术得当,公顷产量最高可达11183.9公斤.(2)主要栽培因素对吉89—45产量影响大小的顺序是:施氮量>插秧苗数>穗肥所占比例>插秧方式,尤其是施氮量,对吉89—45的产量起决定性作用。(3)预测吉89-415公顷产量在9000公斤以上时,主要栽培因素,应采用的数量为,施氮量每公顷215.6~230.6公斤;穗肥比例22.9%~26.0%;插秧方式30×15.9cm~30×17.2cm。每穴插秧苗数4.7~5.5个。
关键词: 水稻;吉89—45;栽培因素;模型;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雏鸡接种马立克疫苗后继续发病的原因及防止办法
《农村科学实验 》 1994
摘要:马立克氏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鸡传染性病毒病.谈病分内脏型、皮肤型、眼型和神精型四种,目前流行甚广.自从用马立克疫苗(火鸡疱疹病毒)以来,虽然收到较好的效果,但仍有很多养鸡场(户)接种疫苗后继续发病,给养鸡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马立克氏病的易感品种有:鸡、火鸡、鹅、鸭、野鸡、鸽子、鹌鹑.其中鸡的年龄越小,易感性越强,一般2~5月龄发病率最高,死亡率一般在25~80%不等.该病病毒主要存在于病鸡脱落的皮屑、羽
关键词: 马立克病毒 接种疫苗 发病率 火鸡疱疹病毒 死亡率 马立克氏病 保护率 雏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月见草的开发与展望
《农业与技术 》 1994
摘要:新油料作物月见草,已成为医药、日化、食品等工业的重要原料,很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目前,由依靠野生月见草提供原料,转向人工种植为主。由于产大于销,质量差,导致市价下跌。为发展月见草生产,本文从月见草用途、经济效益、生产现状与对策,展望月见草生产的未来,提供给生产者与研究者参考。
关键词: 月见草,脂肪酸,γ-亚麻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