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346条记录
不同抗性大豆品系感染灰斑病后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变化

大豆科学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以三个抗灰斑病和三个感病品系为试材,分析了不同抗性大豆品系感染灰斑病后叶片中过氧化作用的变化。结果表明:1.大豆感染灰斑病后超氧物歧化酶活性均有所增加,且有感病品系超氧物歧化酶活性高于抗病品系的趋势;2.大豆感染灰斑病后过氧化物酶活性也有所增加,感病后感病品系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高于抗病品系的;3.大豆感染灰斑病后所有品系的抗坏血酸含量均降低,感病品系的抗坏血酸含量高于抗病品系的;4.大豆感染灰斑病后,感病品系的叶绿素含量高于抗病品系的。

关键词: 大豆 大豆灰斑病 脂质过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性不同大豆品种感染灰斑病后若干生化反应

作物学报 199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灰斑病(Cercospora sojina Hara)又称蛙眼病,1915年首先在日本报道,现已遍及美国、巴西、日本、中国等主要大豆产区,且有蔓延的趋势。目前对大豆灰斑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抗源的筛选、鉴定,抗性遗传,灰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生理小种鉴定等方面,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茎腐病病原和品种抗病性鉴定接种方法的研究

玉米科学 1993

摘要:通过5年对吉林省玉米茎腐病病原菌的研究,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Schw)为主要病原,其次为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和腐霉菌Pythium spp等。玉米茎腐病是多病原引起的病害,注射接种混合菌液在同一品种上,调查剖茎和植株发病情况,结果病情指数和发病率存在明显差异,无相关性;同一品种,接种和不接种植株发病率基本一致。实践证明:连续种植玉米地块作病圃的自然发病进行品种抗病性鉴定比较接近实际,较能客观反映品种自身的抗病性。

关键词: 玉米茎腐病 病原 品种抗病性 接种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正确选择果树砧木

吉林农业科学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强调了果树繁殖过程中正确选用砧木的必要性。指出砧木选择总的原则是:同接穗亲合力好,并对其生长发育有良好影响;对栽培地区气候、土壤等条件有良好的适应性;抗病、虫能力强,无病毒感染;具某种可利用的特殊性状等。同时列举出可供吉林省果树栽培使用的砧木种类,阐述了它们的生物学特性。

关键词: 果树砧木 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粱产量性状的基因效应分析

遗传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采用世代平均值分析的多元回归程序,分析了高粱产量性状的a、d、aa、ad、dd各类基因效应及其相应的方差和百分比,研究结果表明,穗粒重的遗传控制中加性、显性和上位效应都是重要的;显性效应的比例较大,其次是加性效应和上位效应。穗粒数的显性效应占70%以上。千粒重的加性效应占80%左右。

关键词: 高粱 产量性状 世代平均值 基因效应 上位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蓖麻施肥效应与用量配比研究

中国油料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应用二元二次肥料效应数学模型,根据氮磷化肥用量和蓖麻产量结果,求出波黑钙土10个试验的综合效应方程y=72.0+5.067x_N+5.270x_p+0.1156x_Nx_p-0.3056x~2_N-0.3707x~2_p。用这个方程估测蓖麻产量和实际产量极为接近,可以作为蓖麻施用氮磷化肥推荐量的依据。在资金和化肥充足或短缺时,可以在0≤R≤2区间进行调控用量组合。

关键词: 效应方程 最大效益施肥量 蓖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作物育种系统的结构与特征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介绍了作物育种系统的结构与特征。作物育种系统由创造遗传变异、变异的选择与稳定、品种评价和推广构成。该系统具有整体性和有机关联性、动态性、层次性、结构性、目的性等特征。

关键词: 作物育种系统 结构 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品种对赤霉病抗扩展性的遗传研究

作物学报 199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采用单花针注法接种,以病小穗数为统计单位,对1个感病品种和6个抗病品种杂交取得的F_1、F_2、B_1、B_2及其P_1和P_2进行了抗性调查,研究了这6个小麦品种抗赤霉病性的遗传,结果表明:6个抗性亲本抗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繁60096、苏麦3号、宁7840、翻山小麦、龙79B-1165、克80F_(3-119),抗病性以加性效应为主,显性效应不可忽视,互作效应不重要,抗病性呈部分显性,抗感病亲本之间存在3—4对基因之差异。

关键词: 小麦 抗性遗传 赤霉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建立省级农科院科技基金之我见

农业科技管理 1992

关键词: 省级农科院 科技基金 基金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BSF-6型深施肥播种机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我院播种机课题组,历经五年努力,研究出新型六行深施肥播种机,获得1989年国家专利(专利号为89213968.4)。1 结构2BSF-6型深施肥播种机由播种单体、播种开沟器、深施肥开沟器、肥料箱、起垄铲、划印器、地轮和机架等部件组成(见附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