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鸡新城疫V_4株疫苗应用试验报告
《湖北畜牧兽医 》 1995
摘要:鸡新城疫是严重威胁养鸡生产的主要疫病之一,对鸡新城疫的预防国内外均有多种疫苗及科学的免疫程序,能有效地控制疫情。 为在湖北省农村户养鸡中探索应用鸡新城疫V_4株疫苗的免疫方法及效果,以充分发挥该苗耐热、无毒、便于保藏使用、安全有效、省力省时的优点,以减轻基层兽医给鸡群免疫时的劳动强度,在缺乏冷藏条件情况下由农民自行免疫。我们根据国内外文献资料的报导,确定推广应用鸡新城疫V_4株苗。在经过实验室试验基础上,于1993年6月至


光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的光温反应特性研究
《中国农业气象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人工光周期处理和自然条件下分期播插等方法,在武昌对11个不育系育性转换的光温反应类型进行了鉴定,初步探明了影响不育系育性转换的光温因子和临界光温指标。结果表明,大多数不育系的育性转换均受到光周期与温度的共同作用,纯粹的光敏型或温敏型不育材料是不存在的,从而为选育生态适应性较广的光敏核不育系提供了农业气象依据。


贮藏库温对杂交水稻种子活力和细胞膜系统超微结构的影响
《种子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对不同温度仓库内贮藏的杂交水稻(汕优63)种子作发芽率、幼苗长度、活力指数及电导率测定,并将种子活力与种子胚部细胞超微结构观察相结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贮藏温度极易影响杂交水稻种子活力衰退。在常温库内,杂交水稻种子活力衰退同膜结构的变化,特别是线粒体的损伤关系密切。低温库内,种子仍然保持了高活力,膜结构几乎未见损伤。


恩施州十种地道药材
《中药材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报道湖北省恩施州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十种地道药材及其生产状况。它们分别是:窑归(Angelica sinensis)、板党(Codonopsis pilosula)、紫油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a)、鸡爪连(Coptischinensis)、香独活(Angelica pubescens)、五鹤续断(Dipsacus asper)、皱皮木瓜(Chaenomeles lagenaria)、川丹皮(Paeonia suffruticosa)、丝绵皮(Eucommia ulmoides)和湖北贝母(Fritillarja liupehensis)。


猕猴桃新品种——“鄂猕桃1号”
《农村百事通 》 1995
摘要:“鄂猕桃1号”,属美味猕猴桃雌性品种,由湖北省农科院果茶所实生驯化选育而成。1988年和1992年连续两次获农业部“希望奖”,总分排名第一。1993年2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水稻白叶枯病抗性鉴定及其关联性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以外引抗源嘉23为主体亲本,采用回交设计对水稻白叶枯病Ⅱ型和Ⅳ型两种菌系的抗病性反应及其关联性进行了鉴定和分析。晚粳品种嘉23抗Ⅱ、Ⅳ型两菌系呈不完全隐性性状遗传;嘉23和其他各亲本及其各杂种世代对该两菌系的抗性反应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建议利用品种的这种平行性“抗病性”现象对杂种后代材料白叶枯病的抗病筛选程序作适当简化。
关键词: 白叶枯病,菌系,抗性鉴定,关联性分析


太谷显性核不育基因Tal在鄂麦11号选育上的应用
《湖北农业科学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我国发现的太谷显性核不育基因Tal与普通小麦进行多亲本阶梯式聚合杂交,选育成的小麦新品种鄂麦11号,其育种方法新颖,品种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综合优良性状,为小麦育种开辟了一条新的行之有效的育种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