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753条记录
利用网络信息化管理加快农业科技档案成果转化探讨

农业网络信息 2009

摘要:21世纪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信息网络化为农业科技档案成果应用搭建平台,农业科研档案的重要性在不断提升,因此它作为一种信息资源对知识的创新、科技的创新,以及科技成果的转化具有特殊的意义。

关键词: 科技档案 网络化 成果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时期深化闽台农业合作的战略思考

亚太经济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文章阐述了闽台农业合作的现状,分析了当前闽台农业合作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以高科技为标志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制的合作模式。为适应新时期闽台农业合作发展的要求,促进闽台农业优势互补与开拓发展,需要对产业开发与发展战略进行优化调整,由"资源互补"迈向"高端融合",并就此提出进一步深化闽台农业合作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 新时期 闽台农业合作 转型 高端融合 战略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鲜食橄榄新品种‘甜榄1号’选育研究

福建果树 2009

摘要:‘甜榄1号’是从大量橄榄实生树中选出的橄榄鲜食新品种。果实梭形,果皮黄绿色,纵横径3.0cm×1.7cm,平均单果重5.5g,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9%,可食率78.2%。在福建省闽清县,果实于11月中下旬成熟。果肉黄白色,肉质细嫩清脆,化渣,风味香甜,回味好,鲜食品质明显优于‘檀香’等现有主栽鲜食品种。

关键词: 橄榄 品种 甜榄1号 选育 鲜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省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之初探

武夷学院学报 2009

摘要:加强农业知识产权法律、行政、社会等全方位保护,对提高我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及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以专利、植物新品种权制度为核心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充分有效地运用知识产权制度,激励与引导我省农业科技进行自主创新.释放农业科技人员发明创造的积极性,提高我省及海西地区农业生产的综合竞争力尤为重要。

关键词: 福建 农业 知识产权保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菜用大豆落花落荚率与品种生育阶段的关系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菜用大豆品种生育阶段遗传差异对花荚脱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菜用大豆花荚脱落与各生育时期生育日数的遗传差异达极显著;花荚脱落率不仅与品种的开花阶段、结荚阶段日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并均有显著的回归线性效应。

关键词: 菜用大豆 落花落荚率 生育阶段 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粒蚕豆新品种“大朋一寸”推广应用的配套技术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2009

摘要:"大朋一寸"是白花、绿皮、大粒型蚕豆新品种,具有适应性广、丰产稳产、品质优良等优点,纯效益为3万多元/hm2。对、"大朋一寸"推广应用中涉及的良种繁、种子包衣、药剂拌种、品质栽培、秸秆利用等配套技术进行试验研究,为提高"大朋一寸"生产的标准化水平、促进"大朋一寸"产业化开发提供依据。

关键词: 大粒蚕豆 良种繁育 栽培技术 秸秆 “大朋一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0)Coγ射线辐射大杯香菇诱变效应的主成分分析

激光生物学报 2009 CSCD

摘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60)Coγ射线辐射大杯香菇的诱变效应进行了研究。从10项性状指标中提取出5个诱变效应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1.85%。根据主成分对原性状的综合能力,进行生物学意义分析,5个主成分可分别解释为农艺性状与酶学效应因子,增重效应因子,盖增大效应因子,粗壮效应因子和盖厚度效应因子,并建立了主成分方程,结合辐射育种实际情况,认为第1主成分较全面反应了辐射育种目标,为期望诱变效应,是大杯香菇诱变育种的主要参考性状组合。各处理组的第1、2、3、4、5主成分值计算结果表明,1.25kGy处理组的第1主成分最大为3.18,远高于其它处理组,为较适宜的辐射剂量。

关键词: 食用菌 育种 农艺性状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闽北梨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文献查阅、现场考察、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调查了闽北梨产业发展现状及成因,从气候资源、销售市场、山地资源等方面分析了闽北发展优质早熟梨的比较优势,从思想认识、发展方式、发展策略和服务水平四个角度提出了闽北梨产业发展的对策,以期能为闽北梨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闽北 现状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美洲大蠊对肉鸡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小肠绒毛高度的影响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9

摘要:将396只1日龄雄性黄羽肉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设3个重复,每重复33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用2.0%、1.0%和0.5%美洲大蠊虫粉等量取代基础日粮中的鱼粉,进行70d的饲养,分别在第42d、70d测定肉鸡的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十二指肠绒毛高度。结果表明,各处理日采食量、日增重及死亡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2%虫粉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8.06%(P<0.05);各处理血清尿素氮、尿酸及白蛋白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2%虫粉组血清总蛋白、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虫粉组及1%虫粉组42d,70d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关键词: 美洲大蠊 肉鸡 生产性能 生化指标 小肠绒毛高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益生素“绿禽康”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及防病效果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将益生素"绿禽康"(益生菌短短芽孢杆菌YSJ-0401活菌含量为1×109cfu/g)以不同浓度添加入饲料,当使饲料中益生菌YSJ-0401的含菌量分别为102~106cfu/g时,饲养12周后"绿禽康"处理组肉鸡平均体重分别为863~933g,较对照比增61~131g,比增率为7.50%~16.25%;肉鸡肉料比分别为0.50~0.57,较对照比增0.02~0.09,比增率为4.17%~18.75%;肉鸡死亡率在3.03%~12.12%之间,低于对照组18.18%,绿禽康对病鸡的防治效果分别为33.33%~83.33%。其中,"绿禽康"1%添加量的增重、提高肉料比和防病的效果最佳。试验初步表明:益生素"绿禽康"可增强肉鸡的抗病能力,提高肉鸡体重和肉料比。益生素"绿禽康"在肉鸡日粮中适宜添加量为1%。

关键词: 益生素“绿禽康” 短短芽孢杆菌YSJ-0401 肉鸡 生产性能 防病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