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春谷抗旱备种保全苗技术

山西农业科学 2009 CSCD

摘要:山西省大部分地区十年九旱,特别是近年来冬季少雪、春季少雨,农田土壤水分严重缺乏,春谷从播种到出苗阶段旱情严重。推广应用谷子抗旱保全苗及苗期管理技术,对春谷获得高产、稳产至关重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肥、无机肥与微肥配施对色素辣椒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09 CSCD

摘要:在大田条件下,采用L25(56)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山西石灰性褐土在追施150kg/hm2尿素的基础上,有机肥、无机磷、钾肥与微肥配施对色素辣椒品种‘临猗大板椒'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无机肥与微肥合理配施极显著改善了色素辣椒植株的形态,增大了茎粗和叶面积,为色素辣椒的高产奠定了物质基础;在本试验条件下使色素辣椒高产的最佳肥料配比分别为膨化鸡粪25020kg/hm2、过磷酸钙900kg/hm2、硫酸钾390kg/hm2、硫酸锌30.0kg/hm2、硼砂6.0kg/hm2。

关键词: 正交设计 肥料配施 色素辣椒 生长发育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拮抗菌B96-Ⅱ对芦笋枯萎菌的抑菌作用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拮抗菌B96-Ⅱ对芦笋枯萎菌的抑制效果并探明其抑菌特性及方式,对经B96-Ⅱ处理后芦笋枯萎菌的生长速率、液体电解质、电导率及菌丝重量等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在107~108CFU/mL时,B96-Ⅱ对芦笋枯萎菌均有显著的抑制效果.连续3wk室内观察发现,B96-Ⅱ对芦笋枯萎菌丝有持续的抑制作用,与对照比较抑制率为94.07%~88.98%.田间防治效果为93.40%,而农药多菌灵处理的防治效果仅为65.12%.拮抗菌B96-Ⅱ对芦笋枯萎菌的抑制方式主要为:(1)对孢子形成的抑制作用;(2)对孢子的溶解作用;(3)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4)对菌丝的致畸作用;(5)对菌体细胞的破损作用.B96-Ⅱ处理后36h,溶液总溶解性固体和电导率增高,而菌丝重量下降.图4表3参14

关键词: 芦笋枯萎菌 拮抗菌 溶菌作用 电导率 总溶解性固体 细胞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豆新品种晋绿豆6号高产栽培技术

杂粮作物 2009

摘要:晋绿豆6号(原名汾绿豆2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绛县绿豆为母本,汾阳当地农家品种灰骨绿为父本,采用人工有性杂交,按照育种目标,经多年定向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早熟、优质、抗旱、耐瘠、抗病性强、丰产性好及适应性广的特点,是一个遗传性状稳定,综合性状优良的绿豆新品种。2008年8月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公室组织杂粮及其它作物专业组委员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进行了田间鉴定验收,于2009年3月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定名为"晋绿豆6号"。

关键词: 绿豆新品种 晋绿豆6号 高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型大麻产品综合开发利用研究

现代农业科学 2009

摘要:就大麻纤维产品、大麻茎杆产品、大麻果实产品3个方面的特点及用途作了论述,旨在宣传大麻产品、提高大麻产品的认知度。

关键词: 大麻产品 开发利用 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晋太992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2009

摘要:晋太9923是以自育品种晋麦46号为母本与引进品种wongoh24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15年系谱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抗病、广适小麦新品种。参加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高肥水地区试,最高单产492.23kg/667m2,平均单产383.80kg/667m2,比对照增产9.05%。该品种2008年8月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

关键词: 高产 优质 小麦 晋太9923 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向日葵作物的高产栽培技术与农机的配套应用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09

摘要:向日葵作物是世界四大油料作物之一,我国的播种面积和总产均名列世界第3位。向日葵按其用途主要分为食用向日葵(简称食葵)和油用向日葵(简称油葵)2种。油葵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并单5号玉米栽培与施肥技术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2009 CSCD

摘要:采用裂区设计探讨了种植方式、种植密度及施肥对并单5号玉米产量和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等行距种植的玉米产量和收益均高于宽窄行种植;种植60 000株/hm2的产量和收益高于45 000株/hm2;施肥增产作用明显,但施肥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并单5号 等行距 宽窄行 密度 施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小麦新品种汾4439的选育

山西农业科学 2009 CSCD

摘要:冬小麦新品种汾4439是以晋麦66号为母本、忻9152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育成的。在2004~2006年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高水肥区域试验中,2年折合平均产量5 944.5 kg/hm2,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9.1%;在2005~2006年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高水肥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5 239.5 kg/hm2,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6.0%。苗期和成株期感条锈病和白粉病。子粒含粗蛋白(干基)16.41%,湿面筋32.80%,沉降值22.40 m l,千粒重45 g左右,容重786 g/L。适宜在山西中部和全国北部冬麦区高水肥地种植。

关键词: 冬小麦 新品种 汾4439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提取方法对连翘中连翘苷含量的影响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