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如何发展农业数据库产业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0

摘要:本文分析了国内农业数据库发展现状和国外数据库发展趋势及影响我国农业数据库产业发展的因素 ,提出了我国农业数据库产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农业数据库 发展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生长调节剂在小麦系统化控中的应用研究初报

河北农业科学 2000

摘要:本文通过试验证明小麦化控的关键时期是孕穗—灌浆期,壮丰安能有效地促进小麦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芸苔素在增加小麦千粒重和穗粒数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 小麦 系统化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历(9~11月)

河北农业科技 200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根际微生物对冬小麦根系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对从冬小麦根际分离获得的微生物菌株进行了室内两种介质栽培试验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蛭石 +田土 +适量磷酸二铵、尿素栽培介质试验结果与田间小区试验结果相一致 ,而采用纯蛭石的栽培结果则相差较大 ;根际微生物主要对冬小麦根长、根干重、根系活力、冬前分孽、有效穗数等产量性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对千粒重、穗粒数影响不大 ;筛选到一株优良的根际微生物链霉菌St56,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 ,可使冬小麦的根长、根干重、根系活力、冬前分蘖、有效穗数及终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 11 33 % ,15 37% ,18 52 % ,19 37% ,12 2 8%和 15 64 %。

关键词: 冬小麦 根际微生物 根系发育 产量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米──谷类营养之王

植物杂志 200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叶片植株再生及基因导入研究

中国果树 2000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因型HS86-11去雄穗细胞胚胎学观察

华北农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基因型HS 86- 11去雄穗细胞胚胎学观察发现 ,该基因型具有兼性无融合生殖假配合特性 ,表现在 :( 1)有性生殖胚囊与无融合生殖胚囊同时存在 ,属于兼性无融合生殖类型。( 2 )在有性生殖胚囊中 ,可观察到完整的八核胚囊。 ( 3)在无融合生殖胚囊中 ,卵细胞、助细胞行单性生殖 ,在未受精的情况下 ,自主发育成胚。可观察到细胞分裂及幼胚发育的不同时期。( 4 )在同一卵器中 ,助细胞与助细胞、助细胞与卵细胞之间 ,发育并不一致 ,有时发现助细胞发育超前于卵细胞。 ( 5)极核细胞能自主融合成为一个次生大细胞 ,但未观察到融合后的细胞进一步分化。 ( 6)在所有切片中 ,尚未发现胚乳细胞形成。 ( 7)自主发育的卵细胞最大可发育到两核幼胚阶段 ,进而发现胚囊解体。估计与不能形成正常胚乳细胞 ,没有能量供应有关

关键词: 小麦 细胞胚胎学 兼性无融合生殖 单性生殖 两核幼胚 胚囊解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Bt基因棉籽仁中脂肪酸的分析

河北工业科技 2000

摘要: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 1 0个品系转 Bt基因棉籽仁的脂肪酸组成及其相对百分含量。样品所含主要脂肪酸为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其中亚油酸的相对百分含量最高 ,为 5 9.2 8%~ 65 .2 8%。与美国转 Bt基因棉籽仁及普通棉籽仁进行了对比 ,结果表明 ,脂肪酸组成一致 ,相应组分含量相近。

关键词: 脂肪酸 棉籽仁 转Bt基因 气相色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肥耕作等农业措施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河北农业科学 2000

摘要:本试验重点研究了长期定位施用化学氮肥、耕作措施、秸秆还田以及施用化学除草剂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化学氮肥主要影响土壤速效氮含量;粉碎以后结合耕作秸秆还田或者粉碎以后覆盖还田对土壤质量改善明显,整秸秆覆盖还田以及免耕条件下还田效果不明显;常规的深浅轮耕耕作可以增加土壤速效氮的含量,但是也促进了土壤有机质的矿化分解,使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浅耕、少耕和免耕土壤无机氮含量相对于深浅的耕明显降低,但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深浅轮耕相山则明显提高。施用除草剂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pH降低,但是增加了土壤速效养分含量。

关键词: 化学氮肥 耕作 秸秆还田 除草剂 土壤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组织培养和辐射诱变创造高频率小麦与簇毛麦染色体易位

遗传学报 2000 SCI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荧光原位杂交证明普通小麦与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杂种培养细胞和再生植株中能够发生属间染色体易位,易位染色体不仅有臂间易位,还有小片段易位,表明通过杂种组织培养是创造属间易位的一个可行的方法。辐射处理能够大幅度促进杂种愈伤组织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变异,特别是易位频率达到7.4%。观察还表明,培养时间对杂种愈伤组织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变异都有较大影响,培养细胞的染色体变异在培养的初期阶段就已出现。在一定时间里,随培养时间的延长,未发生变异的细胞频率逐渐下降,染色体数目减少的细胞逐渐增多。培养时间对染色体数目增加的细胞频率影响不大。对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培养时间延长主要是提高了端着丝点染色体的频率。在杂种培养细胞中还观察到一定频率的染色体加倍细胞(2n=84),但是培养一段时间后这类细胞就逐渐消失了。

关键词: 普通小麦 簇毛麦 组织培养 辐射 易位 培养时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