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白三叶种质资源主要数量性状的变异与相关性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变异和相关性,揭示各种质材料的特征特性和种质资源群间的遗传关系,本研究对78份白三叶种质的12个主要数量性状的变异和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种质材料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各个数量性状间均呈正相关,植株高度与小叶长度、小叶宽度、小叶大小、叶柄长度呈显著正相关;小叶长度与小叶宽度、小叶大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柄长度、叶柄直径呈显著正相关;小叶宽度与小叶大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柄长度、花柄直径呈显著正相关;小叶大小与叶柄长度、叶柄直径、花柄直径呈显著正相关。该批种质材料能为各类白三叶育种和遗传研究提供较为丰富的亲本材料。

关键词: 白三叶 数量性状 变异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蔬菜种质资源的保存与蔬菜育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

摘要:种质资源又称遗产资源,是农作物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的总体,它往往存在于特定品种之中,如古老的地方品种、新培育的推广品种、重要的遗传材料以及野生近缘植物,这都属于种质资源的范围[1]。中国作为世界八大栽培作物起源中心之一,现拥有栽培蔬菜约214种(包括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高油106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

摘要:为寻求青贮玉米最佳种植密度,以青贮玉米高油106为试材,在6.0万、6.5万、7.0万、7.5万和8.0万株.hm-2种植密度下,研究了密度对青贮玉米高油106生物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油106的生物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先增后减,密度在6.5万株.hm-2时,产量达到最高22 980kg.hm-2。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高油106全株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表现为逐渐下降的趋势,粗纤维含量表现为逐渐上升的趋势。

关键词: 青贮玉米 密度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新品种龙粳34及高产栽培技术

中国种业 2012

摘要:龙粳34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2001年以高产、优质的垦稻8号为母本,抗病、耐冷、优质、早熟的龙粳13为父本有性杂交,经温室加代和系谱法,培育出的集高产、优质、抗病、耐冷于一体的早粳新品种,代号为龙交04-908。2005-2006年所内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垄向栽培对大豆产量及土壤温度的影响

现代农业科技 2012

摘要:不同垄向栽培对大豆产量及土壤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南北垄向、东西垄向、东南西北垄向分别比东北西南垄向大豆增产15.7%、8.9%、4.1%,且差异显著,南北垄向各生育期的土壤温度、叶面积系数、干物质重以及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单株荚数等产量构成因子也都高于其他处理,南北垄向优于东西垄向,东西垄向优于其他垄向,在大豆栽培上南北垄向值得推广。

关键词: 大豆 垄向栽培 产量 土壤温度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矮秆大豆北豆25窄行密植试验研究

农业科技通讯 2012

摘要:为了研究半矮秆大豆的产量潜力,探索半矮秆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以半矮秆大豆新品种北豆25为材料,在45 cm垄作条件下,设30万株/hm2、36万株/hm2、42万株/hm2、48万株/hm24个密度,研究产量和密度关系。结果可以看出,百粒重、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随着密度的增加逐渐减小;随着密度增加株高、底荚高度、主茎节数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42万株/hm2和36万株/hm2产量与对照比较达到极显著水平,30万株/hm2和48万株/hm2条件下产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随着密度增加大豆产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单峰曲线,42万株/hm2产量达到最高值,获得3 208.9 kg/hm2产量水平;结合产量与考种结果可以看出42万株/hm2为北豆25最佳群体结构。

关键词: 窄行密植 群体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菜不同播期出苗变化与气象等因子相关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

摘要:为探讨甜菜的播期与气象等因子的关系,采用KWS3418品种在哈尔滨地区进行播期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早,出苗时间早,播种至出苗及出苗至出苗完成时间长,出苗率高。通过SPSS的分析,播种至出苗期间,气温积温和土壤积温为主成分,特征值累积占到总方差的98.601%。温度都在可生长的范围之内,主要受平均湿度和土壤水分的影响。出苗至出苗完成期间,气温积温为第一主成分,单特征值占到总方差的90.678%,但与原先各个变量的相关系数比较一致,说明甜菜出苗至出苗完成,气温积温、土壤积温、平均湿度和土壤水分等均对甜菜有影响。

关键词: 播种 出苗 气象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耐旱基因PC2300 AF1在寒地粳稻上的功能验证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转入耐旱基因PC2300 AF1水稻的T1代和T2代材料进行干旱胁迫试验,验证寒地转基因水稻是否具有耐旱节水功能。结果表明:供试52份材料耐旱性不同,水稻有效穗、穗粒数、千粒质量均表现不同,与对照相比,有3份材料未结实,有20份材料产量高于对照,29份材料产量下降,不同材料间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关键词: PC2300 AF1基因 水稻 耐旱性 功能验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公害谷子栽培技术

种子世界 2012

摘要:谷子是黑龙江省主要粮草兼用作物之一,它抗旱、耐瘠、抗灾能力强。为了满足人们对优质小米的需要,谷子生产就要按照无公害标准实施,以达到生产绿色小米的要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心土不同间隔混拌对白浆土物理性状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农学学报 2012

摘要:为了探讨机械作业改良白浆土,以常规机械作业为对照,设6个处理,研究心土不同间隔混拌对白浆土物理性质及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改土2年后不同处理20~60cm混拌层都能提高土壤含水量,增幅1.02%~4.90%;降低土壤容重,降幅4.93%~10.56%;降低土壤硬度,降幅3.05%~28.15%;以单向条沟改良(T2)效果最好。6个处理中,隔垄交错条沟改良(T5)和单向条沟改良(T2)大豆产量最好,分别达到1991.92kg/hm2和1969.57kg/hm2,比常规机械作业提高7.92%和6.71%,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关键词: 心土间隔混拌 白浆土 物理性状 大豆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