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贵州省低热地区早春番茄平衡施肥数学模型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研究贵州省低热地区N、P、K施用量与产量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3414"二次回归设计,以N、P、K为供试因子,番茄产量为目标函数,对贵州省低热地区早熟番茄施肥数学模型进行研究。[结果]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获得优化施肥技术方案:N、P、K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04.55、112.95、502.95 kg/hm2,产量可达115 719.00 kg/hm2。[结论]该研究为优化N、P、K肥施用量,制定番茄专家系统的施肥决策提供了依据。


柑橘容器育苗的追肥试验
《贵州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为探索追肥对柑橘容器苗生长的影响,以商业腐殖土、岩溶地蔬菜园本土、糠壳(4∶2∶1)为原料配置基质移栽柑橘容器苗,追肥为N、P、K肥。结果表明,每2周采用0.5%N+P或N+P+K浇根系,约70 d后苗木的高度、主根长及须根数显著高于对照和其它处理。经统计分析,基质主要养分含量对柑橘容器苗生长量有重大影响。对于单个营养,以N的作用最大,容器苗的高度、主根长与基质速效N含量成显著正相关,须根数与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复合追肥上,N+P的含量与容器苗生长的相关性最大,而容器苗生长与N+P+K含量的相关性很低。因此,追肥时建议采用N+P复合肥。


不同氮水平对优质甘蓝型黄籽杂交油菜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油研9号、10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氮肥施用水平对优质杂交油菜8个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对优质杂交油菜的含油率、芥酸、硫甙、种子蛋白质产生极显著的影响,对油酸影响不显著。对亚油酸、亚麻酸、花生烯酸的影响因品种而显著程度不同。含油率与施氮量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芥酸、花生烯酸与施氮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亚麻酸与施氮量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硫甙、亚油酸与施氮量间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油酸与施氮量间呈不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各品质性状与施氮量间的相关性是完全一致的,只是相关显著程度不同。各品质性状间含油率与硫甙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种子蛋白质呈极显著负相关。芥酸与种子蛋白质、亚麻酸、花生烯酸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硫甙与种子蛋白质、花生烯酸呈极显著负相关,与亚油酸呈显著正相关。种子蛋白质与花生烯酸呈极显著正相关。其它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是完全一致的,只是相关的显著程度不同。在本试验的土壤肥力条件和施氮水平范围内,获得最高产量和油产量的施氮量分别为210 kg/hm2和195 kg/hm2,且在获得高产时完全可保证油和饼粕的品质优良。


辣椒新品种黔椒2号的选育
《作物研究 》 2007
摘要:黔椒2号是以伏地尖与赤水早椒的杂交后代经单株自交筛选出的高代自交系y20为母本、优良自交系87-2-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熟型一代杂种,前期产量22297.5 kg/hm2左右,总产量37500~45000 kg/hm2;果实牛角形,色绿,味辣,品质优,商品性好。已在贵州罗甸、望谟等早熟蔬菜生产基地推广种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