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型人工饲料对七星瓢虫成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培旭

作者: 张培旭;何恒果;雷敏;陆秋成;陈河竹;肖科军;彭应力;蔡鹏;房超;李跃建;蒲德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人工饲料;七星瓢虫;干湿分离;微胶囊;剂型

期刊名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ISSN: 2095-039X

年卷期: 2024 年 001 期

页码: 27-3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不同剂型的人工饲料对七星瓢虫成虫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七星瓢虫人工饲料的制作方法提供参考,采用两种剂型(干湿分离和微胶囊)人工饲料对七星瓢虫成虫进行饲喂,测定取食频次、取食量、交配频次、产卵频率和产卵量。研究结果表明:七星瓢虫成虫对干湿分离饲料的平均取食频次(0.72头/min)显著低于对微胶囊饲料的取食频次(1.58头/min),但干湿分离饲料组七星瓢虫成虫的平均取食量(0.04 g/对)显著高于微胶囊饲料组(0.02 g/对);干湿分离饲料组和微胶囊饲料组的平均交配频次无显著性差异;干湿分离饲料组的平均产卵频率、产卵量分别为19.00%、23.40粒/头,显著高于微胶囊饲料组的1.00%、2.40粒/头。总体来看,七星瓢虫成虫对两种剂型的人工饲料均能取食,干湿分离饲料更优于微胶囊饲料。

分类号: S476.2

  • 相关文献

[1]不同方式饲养的七星瓢虫对茶蚜捕食功能研究. 刘超,徐翔,肖科军,伍兴隆,刘虹伶,尹勇,黄琼,蒲德强. 2021

[2]不同种类花粉对七星瓢虫幼虫发育的影响. 伍兴隆,刘东阳,王勇,郭仕平,官宇,刘超,徐翔,蒲德强. 2020

[3]人工饲料对七星瓢虫成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曾睿琳,刘虹伶,冯长春,刘东阳,王勇,雷强,郭仕平,李斌,官宇,刘杨,刘超,伍兴隆,王小强,蒲德强. 2020

[4]七星瓢虫的研究进展. 程英,李忠英,李凤良. 2006

[5]不同胡萝卜素浓度及饲料制作方法对七星瓢虫幼虫的影响. 陆秋成,刘东阳,王勇,徐金兰,江连强,刘超,蔡鹏,李跃建,何恒果,蒲德强. 2021

[6]七星瓢虫人工饲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对策. 孙毅,万方浩. 1999

[7]饲养条件对人工饲料饲养七星瓢虫的影响. 余毅,程英,周宇航,李凤良. 2023

[8]正交试验优化七星瓢虫成虫人工饲料. 程英,周宇航,冉海燕,金剑雪,李凤良. 2023

[9]非昆虫源人工饲料饲养的七星瓢虫对豆蚜的捕食功能. 程英,郅军锐,周宇航,李凤良,金剑雪,李文红. 2018

[10]东亚小花蝽人工饲料微胶囊剂型的研制及饲养效果评价. 谭晓玲,王甦,李修炼,张帆. 2010

[11]养殖场粪污“三分离一净化”综合处理技术集成研究. 王子臣,吴昊,管永祥,梁永红,刘赟. 2013

[12]真菌杀虫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解娇,刘霞,张正坤,徐文静,李启云. 2012

[13]农药油悬浮剂研究进展. 明亮,孙以文,刘程程,石晓鹏. 2014

[14]高浓度固体农药8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的研制. 明亮,储西平. 2013

[15]不同剂型烯啶虫胺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 左文静,刘峰,慕卫,于伟丽,主艳飞,庄占兴,胡尊纪. 2019

[16]生物除草剂剂型研究进展. 赵航,周勇军,刘小川,余柳青. 2005

[17]苹果叶片近轴面(正面)润湿性的时空分布研究. 张鹏九,刘中芳,史高川,赵劲宇,樊建斌,杨静,范仁俊,高越. 2018

[18]农药的剂型问题与我国农药工业的发展. 王以燕. 2005

[19]萎缩芽胞杆菌HMB22922发酵工艺及其制剂研制. 张晓云,曲远航,郭庆港,鹿秀云,王培培,苏振贺,赵卫松,李社增,马平. 2019

[20]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在我国的登记用量分析. 毛连纲,徐冬梅,田梦倩,袁善奎,李富根,张兰,张燕宁,蒋红云.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