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方式对土壤水分与灌水量影响的模拟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仲冬

作者: 黄仲冬;齐学斌;樊向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灌溉方式;土壤水分;灌水量;概率密度函数;模拟

期刊名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ISSN: 1000-7601

年卷期: 2014 年 04 期

页码: 91-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灌溉方式对土壤水分和灌水量的影响,采用土壤水分概率模型分析了传统灌溉和连续灌溉的土壤水分概率分布特征与土壤平均水分变化规律,研究了灌溉方式对灌水量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方式的土壤水分概率分布特征差异明显,连续灌溉的土壤水分概率密度极大值出现在s=s*处,传统灌溉的土壤水分概率密度极大值出现在s=sfc处;与传统灌溉方式相比,连续灌溉使土壤平均水分含量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当降雨发生时,其土壤能够容纳更多的入渗水量。连续灌溉明显减少了土壤水分深层渗漏和地表径流损失水量,显著提高了降雨利用率并降低了灌溉水量,从而提高了农业水资源利用率。

分类号: S274.1

  • 相关文献

[1]北京市西甜瓜节水灌溉发展潜力分析. 赵俊晔,赵亮,张峭. 2014

[2]基于AquaCrop模型的马铃薯灌溉制度优化研究. 金建新,黄建成,桂林国. 2019

[3]SIMETAW模型在辽西北地区的验证与应用. 史金丽,王立刚,邱建军,任天志,耿旭,杨晓光,孙占祥. 2009

[4]干热河谷不同灌溉方式对甜玉米农田土壤水分分布和水分生产率的影响. 李建查,史亮涛,潘志贤,王杰,岳学文,张雷,何光熊,樊博,方海东. 2017

[5]不同灌水量对免耕玉米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 路战远,张向前,张德建,景振举,姚仲军,程玉臣,张建中,白海,王玉芬. 2012

[6]不同灌水量对日光温室番茄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 郑国保,张源沛,孔德杰,郭生虎,朱金霞. 2011

[7]不同灌溉制度对机采棉水分运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姚名泽,成自勇,王峰,周继莹. 2013

[8]土壤水分监测与模拟研究进展. 邵晓梅,严昌荣,徐振剑. 2004

[9]灌溉方式与施氮量对杂交粳稻颖花形成及籽粒充实的影响. 陈培峰,韩立宇,顾俊荣,乔中英,王文青,董明辉. 2017

[10]苜蓿制种灌水方式探讨. 孟季蒙,张震,尹君亮. 2012

[11]三种灌溉方式对辣椒生长、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 朱文超,石建梅,胡明文,胡建菊,李正丽. 2014

[12]不同灌溉方式对花生的效果研究. 冯良山,杨光,侯志研,惠成章,李开宇,李辉. 2006

[13]灌溉方式与有机无机氮配施对水稻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邓少虹,梁燕菲,李伏生. 2012

[14]肥、水、菌对水稻纹枯病发生流行的综合效应. 康霄文,彭绍裘,邹汉玄,杨先跃,万国安. 1993

[15]不同灌溉方式的水稻生理效应研究. 郑志明,王兆骞,倪文. 1992

[16]不同灌溉方式对棉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柴仲平,梁智,王雪梅,贾宏涛. 2008

[17]肥料类型及灌溉方式对生长介质中养分淋洗和介质化学特性的影响. 张锁峰,任志强,孙景桐,关超. 2007

[18]施氮量和灌溉方式的交互作用对东北粳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周婵婵, 黄元财, 贾宝艳, 王岩, 李瑞峰, 王术, 冯跃, Fugen Dou. 2019

[19]秸秆还田下灌溉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现状及展望. 赵雪涵,王麒,曾宪楠,宋秋来,孙健. 2019

[20]灌溉方式对樱桃番茄水分生理的影响. 吴燕,梁银丽.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