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氮对华北地区麦玉轮作农田土壤N2O排放调控机理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白芳芳

作者: 白芳芳;李平;陆红飞;李白玉;齐学斌;毛雯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麦玉轮作;减氮;N2O排放通量;土壤性质;逐步回归分析

期刊名称: 灌溉排水学报

ISSN: 1672-3317

年卷期: 2024 年 005 期

页码: 95-10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究减氮对华北地区麦玉轮作农田土壤N2O排放调控机制。【方法】冬小麦季和夏玉米季均以不施氮为对照(CK),设置2个施氮量,分别为常规施氮量(纯氮300 kg/hm~2,N2)、减氮20%(纯氮240 kg/hm~2,N1),研究施氮量对麦玉轮作农田土壤性质及N2O排放通量影响,基于逐步回归分析,研究减氮对麦玉轮作农田土壤N2O排放调控机制。【结果】(1)减氮有效降低了N2O排放通量,且夏玉米季N2O排放通量远高于冬小麦季,夏玉米季由施肥引起的N2O排放量较高。(2)冬小麦季N2O排放通量与环境因子逐步回归公式为:N2O排放通量=181.952+1.450×硝态氮+8.401×铵态氮-0.514×电导率;硝态氮、铵态氮会对冬小麦季N2O排放通量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电导率会对冬小麦季N2O排放通量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3)夏玉米季N2O排放通量与环境因子逐步回归公式为:N2O排放通量=-354.606+4.592×硝态氮+157.848×铵态氮;硝态氮、铵态氮会对夏玉米季N2O排放通量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结论】综上可知,适量减氮显著降低夏玉米季N2O累积排放量和增温潜势,应加强夏玉米季农田水肥管理。

分类号: S513%S512.11%X144

  • 相关文献

[1]减氮对麦玉轮作农田土壤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白芳芳,乔冬梅,李平,杜臻杰,陆红飞,郭魏,齐学斌. 2024

[2]华北麦玉轮作农田减量统筹施磷研究. 李楠,冀宏杰,张怀志,田昌玉. 2019

[3]牛粪秸秆堆肥替代20%全量化肥对麦玉轮作系统耕层土壤全量养分的影响. 聂胜委,张巧萍,潘秀燕,王建超,郑念,许纪东,张玉亭,陈朝霞. 2022

[4]安徽发现草地贪夜蛾区别为害麦玉/麦豆轮作田小麦. 任学祥,胡本进,苏贤岩,徐丽娜,苏卫华,邱坤,郑兆阳,张启勇,邱化义,叶正和. 2020

[5]大豆根瘤菌包衣试验研究简报. 邵玉彬,孙宾成. 2017

[6]减氮对华南早晚兼用型水稻源库特性的影响及其机理. 李武,段美洋,潘圣刚,田华,唐湘如. 2013

[7]增密减氮处理对水稻纹枯病发生的影响. 潘荣光,孙红梅. 2017

[8]减施氮肥条件下接种根瘤菌对鹰嘴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黄贵斌,牛永岐,周丽蕾,关耀兵,赵永峰. 2021

[9]控水增密模式对水稻减氮后光合生产特性的影响. 李敏,罗德强,蒋明金,江学海,姬广梅,李立江,周维佳. 2020

[10]减氮条件下高产水稻品种的产量形成和氮素利用特征. 胡香玉,钟旭华,彭碧琳,黄农荣,潘俊峰,梁开明,刘彦卓,傅友强. 2019

[11]减氮增锌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及土壤无机氮的影响. 尹彩侠,李前,孔丽丽,侯云鹏,秦裕波,王蒙,刘志全. 2020

[12]控水增密模式对杂交籼稻减氮后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 李敏,罗德强,江学海,蒋明金,姬广梅,李立江,周维佳. 2020

[13]控释尿素减施对双季稻光合特性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黄思怡,周旋,田昌,徐泽,袁浩凌,刘强,谢桂先,彭建伟. 2020

[14]地下水埋深与施氮水平对夏玉米生长及硝态氮量的影响. 佘映军,李平,白芳芳,杜臻杰,梁志杰,齐学斌. 2021

[15]减量施氮对玉米-大豆套作系统土壤氮素氨化、硝化及固氮作用的影响. 雍太文,陈平,刘小明,周丽,宋春,王小春,杨峰,刘卫国,杨文钰. 2018

[16]海南砖红壤上优化施肥对线椒产量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巨昇容,王文斌,耿建梅. 2019

[17]控释氮肥及减氮对设施番茄产量及土壤呼吸的影响. 张磊,王甲辰,王学霞,陈延华,曹兵,周哲哲. 2021

[18]氮肥减量分施促进甘薯根系分化与块根膨大. 杜祥备,刘小平. 2019

[19]减氮配施生物菌剂对土壤肥力及烟叶产质量影响. 毛家伟,杨立均,张翔,李亮,司贤宗,吴俊林. 2017

[20]化肥减氮配施对洞庭湖区双季稻产量和田面水氮磷流失风险的影响. 袁沛,周旋,杨威,尹凌洁,靳拓,彭建伟,荣湘民,田昌.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