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耕覆膜增加中度盐碱土团聚体有机碳和微生物多样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卢闯

作者: 卢闯;张宏媛;刘娜;张晓丽;逄焕成;李玉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免耕;地膜覆盖;中度盐碱地;盐分分布;土壤微生物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19 年 21 期

页码: 116-124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阐明免耕覆膜措施在河套灌区中度盐碱地的改土效果,开展了连续5a的田间定位试验,分析了翻耕无覆盖(CT)、翻耕地膜覆盖(CTP)、免耕无覆盖(NT)、免耕地膜覆盖(NTP)4种耕作措施对土壤水盐分布、团聚体有机碳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第5年春灌前,免耕处理(NT、NTP)0~40cm土壤平均含盐量较CT、CTP分别降低36.53%、11.66%,春灌后较CT处理低25.27%,但较CTP高13.15%(P<0.05),作物收获后0~40 cm土壤含盐量NT较CT、NTP较CTP分别显著降低52.44%、20.65%(P<0.05),免耕和覆膜均能抑制蒸发季节0~40 cm土层返盐。收获后免耕处理0~40 cm土壤>0.25 mm粒级团聚体质量分数较翻耕显著提高53.41%,NTP处理>1 mm粒级团聚体较NT显著提高40%(P<0.05);0~40cm土壤有机碳NT较CT、NTP较CTP分别显著提高16.44%、15.48%,CTP较CT显著提高7.46%(P<0.05)。收获后NTP处理显著提高了0~40 cm土壤可培养细菌、放线菌、真菌菌落数,高通量分析表明NTP处理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CT、CTP处理,土壤有机碳和>0.25mm团聚体质量分数是提高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主控环境因子,分别解释50.9%、29.4%的群落变化。总之,免耕地膜覆盖能够改善盐碱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固碳、提高微生物多样性,可作为河套地区盐碱土壤质量提升的推广措施。

分类号: S156.4

  • 相关文献

[1]转变耕作方式对长期旋免耕农田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田慎重,王瑜,宁堂原,董晓霞,董亮,郑东峰,郭洪海. 2016

[2]耕作方式转变和秸秆还田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田慎重,郭洪海,董晓霞,董亮,郑东峰,孙泽强,王学君,刘盛林. 2016

[3]耕作措施对长期免耕双季稻田土壤碳库的影响. 陈阜,李琳,伍芬琳,肖小平,张海林. 2007

[4]稻草还田方式对双季稻田耕层土壤有机碳积累的影响. 彭华,纪雄辉,石丽红,田发祥,刘昭兵. 2010

[5]轮耕对双季稻田耕层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 徐尚起,张海林,陈阜,肖小平. 2010

[6]保护性耕作对黄土高原玉米-小麦-大豆轮作系统产量及表层土壤碳管理指数的影响. 杨晶,沈禹颖,南志标,高崇岳,牛伊宁,王先之,罗彩云,李光棣. 2010

[7]生物炭和聚丙烯酰胺施用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及生态经济效益分析. 刘昊贶,徐聪,孙丽,朱翰绅,李冠霖,汪吉东,张永春. 2023

[8]亚表层培肥结合地膜覆盖对河套灌区盐碱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的影响. 宋佳珅,张宏媛,常芳弟,于茹,张霞,王伟妮,苏伟,李玉义. 2023

[9]旱地长期覆盖下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无机碳的变化规律. 李萌,李彦,杨那,马子宗,王红丽,岳善超,翟丙年,王朝辉,李紫燕. 2023

[10]玉米免耕秸秆覆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董立国,袁汉民,李生宝,袁海燕,潘占兵. 2010

[11]保护性耕作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及其溶磷特性的影响. 范丙全,刘巧玲. 2005

[12]水稻-油菜周年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高杜娟,刘兴录,兰志斌,赵杨,陈友德,周斌,吕艳梅,罗先富,唐善军. 2021

[13]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李升东,王法宏,司纪升,孔令安,刘建军,冯波,张宾. 2009

[14]免耕对湘西烟田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及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 田峰,李明德,陈前锋,刘琼峰. 2014

[15]保护性耕作模式对黑土有机碳含量和密度的影响. 吕贻忠,廉晓娟,赵红,刘武仁. 2010

[16]长期施肥下黄壤稻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演变特征. 王小利,周志刚,郭振,段建军,张雅蓉,李渝,蒋太明. 2017

[17]玉米秸秆覆盖与深翻两种还田方式对黑土有机碳固持的影响. 梁尧,蔡红光,杨丽,程松,张水梅,袁静超,刘剑钊,刘松涛,任军. 2021

[18]多代连栽对桉树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的Meta分析. 崔俊峰,唐健,郭丽梅,王会利,石媛媛,宋贤冲. 2022

[19]天津污灌区菜地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和重金属含量特征. 王润珑,徐应明,王农,孙约兵. 2018

[20]深松和秸秆还田对旋耕农田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的影响. 田慎重,张玉凤,边文范,董亮,Jiafa Luo,郭洪海.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