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耕地非农化与粮食产量关系空间特征研究——以东北三省为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何英彬

作者: 何英彬;陈佑启;姚艳敏;许新国;唐鹏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耕地非农化;粮食产量;空间特征;耕地综合质量;粮食安全;GIS

期刊名称: 自然资源学报

ISSN: 1000-3037

年卷期: 2009 年 24 卷 03 期

页码: 439-44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由于我国人地关系紧张,耕地非农化对于耕地总量及粮食安全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耕地非农化与粮食产量关系的空间特征已经成为研究焦点。论文以东北三省为研究对象,应用G IS技术详细地分析了耕地非农化、耕地非农化与耕地综合质量关系及耕地非农化与粮食产量关系的空间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东北三省在1993~2003年10年间耕地非农化面积为16.599×104hm2,耕地非农化率为1.012%,年均耕地非农化率为0.101%,吉林和黑龙江两省分别是耕地非农化程度最高、最低的两个省份,耕地非农化率分别为2.138%和0.215%,东北三省交通位置优越及沿海的县(市)耕地非农化程度较高;②吉林省耕地非农化面积最大,但以占用中下等耕地为主,中下等耕地非农化面积占该省总耕地非农化面积64.2%;而辽宁省和黑龙江省耕地非农化区域绝大部分都是上等地,分别占本省耕地非农化面积的90.9%和52.2%;③东北1993~2003年10年间因耕地非农化共导致粮食减产9.106×108kg,以吉林省为最,占总量的59%。建议禁止辽宁省和黑龙江省建设用地占用上等耕地,而严格控制吉林省的建设用地过快发展,注重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协调,是落实东北三省未来"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的关键所在。

分类号: F301.21

  • 相关文献

[1]东北三省耕地非农化时空特征及其与粮食生产能力的关系. 何英彬,陈佑启,姚艳敏,石淑芹,李志斌,万利. 2009

[2]中国近20年粮食产量与耕地非农化的相关分析. 刘丽军,屈宝香. 2007

[3]基于ESDA的乡镇粮食产量空间特征分析——以河北省石家庄市为例. 张杰,刘丹,诸叶平,岳慧丽. 2015

[4]凝心聚力盘活资源共创肥料产业新局面. 徐明岗. 2015

[5]50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李茂松,李章成,王道龙,杨修,钟秀丽,李正,李育慧. 2005

[6]基于MATLAB的灰色模型在民勤粮食产量预测中的应用. 白贺兰,南志标. 2012

[7]中国省域粮食产需匹配状况研究. 冯欣,孙兆凯. 2023

[8]转EdHP1基因小麦养分高效利用的协同效果. 程宪国,陈明,马有志,王莉,单曙光,王迎波,王贺,白由路,于国红. 2010

[9]近年来我国耕地数量变化及其途径和原因分析. 纪纯,张士功. 2005

[10]中国耕地非农化的区域差异及其收敛性. 刘丽军,宋敏,屈宝香. 2009

[11]中国耕地资源的基本态势及其近年来数量变化研究. 张士功. 2005

[12]黑龙江水稻冷害Ⅴ冷害的空间分布规律. 姜丽霞,李帅,闫平,纪仰慧,王铭,宫丽娟,王秋京,朱海霞,王连敏. 2009

[13]温州沿海小型海岛植物丰富度和β多样性及其影响因子. 王金旺,魏馨,陈秋夏,李效文,杨升. 2017

[14]AVIRIS高光谱数据空-谱特征在植被分类中的对比分析. 付元元,杨贵军,段丹丹,张永涛,顾晓鹤,杨小冬,徐新刚,李振海. 2020

[15]南疆不同树龄核桃树根系质量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黄建,张玉玲,冯耀祖,王治国,付彦博. 2019

[16]江西省广昌县莲田土壤属性和大量元素空间变异特征及评价. 赵越,杨良波,裴佳晨,刘冬碧,吴茂前,唐记平,郑兴汶,徐金星,揭志辉,赖克强. 2021

[17]基于地物空间信息的浮动先验概率最大似然分类研究. 刘良云,王纪华,赵春江,宋晓宇,李存军,张超. 2006

[18]中国谷子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 刘斐,李顺国,夏显力. 2019

[19]我国农业干旱灾害时空格局分析. 王利民,刘佳,张有智,杨福刚,高建孟,刘述彬. 2021

[20]基于GIS的海南省农业面源污染时空分异研究. 邓春梅,李玉萍,李茂芬,叶露,姚伟.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