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生长模型物候建模的函数解析及应用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欣甜
作者: 马欣甜;何英彬;林泽儒;王向一;陈慧聪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物候模型;温度函数;日长函数;模型优化
期刊名称: 天津农业科学
ISSN: 1006-6500
年卷期: 2023 年 29 卷 007 期
页码: 6-14,21
摘要: 作物生长模型是模拟和预测作物产量的重要工具,其中通过作物对温度和日长因子响应而建立物候模型会直接影响最终模拟结果,因此需要通过建模优化和参数校准来提高模拟精度.基于此,通过梳理当前温度和日长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将其各自分为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 2 种类型,对比分析了其中代表性函数的特性和呈现形态,描述了各个函数的优缺点和实际应用的现状,总结当前温度和日长模型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模型的机理解释性不强、函数优化难度高、集成应用程度低、实际应用受限,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物候模型优化需要在坚持精细化田间试验的基础上从微观层面不断发展模型,综合多影响因子并挖掘最优混合模型来提高模拟精度.兼顾准确性与普适性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的模型函数构建是未来需要研究的方向.
分类号: S5-3
- 相关文献
[1]基于多因素模型重构陕西苹果主要物候数据序列. 张晓男,刘布春,刘园,贺金娜,刘珊珊. 2022
[2]物候模型预测稻纵卷叶螟发生期的应用研究. 张谷丰,孙雪梅,张志春,杨琼,朱叶芹. 2013
[3]橡胶树叶片氮素光谱模型的研究. 陈贻钊,林清火,罗微,林钊沐. 2010
[4]能源高粱茎、叶中能源转化相关化学成分的近红外光谱模型构建与优化. 何思洋,李蒙,唐朝臣,周方圆,谢光辉. 2021
[5]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反刍动物营养中的应用. 史艳丽,郭涛,代露茗,王力,李飞,刘保仓. 2024
[6]影响池养鳜健康的关键水生态因子. 赖子尼,YU Yu-mian,吴淑勤,YANG Wan-ling,石存斌,PANG Shi-xun. 2008
[7]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在土壤重金属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王世芳,韩平,王纪华,陆安祥,李芳. 2016
[8]基于全透射近红外光谱的西瓜不同部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线检测研究. 严忠伟,田喜,张艺飞,李廉洁,刘三庆,黄文倩. 2023
[9]稻米品质近红外光谱法分析中定标样品选择与模型优化. 陆艳婷,张小明,叶胜海,祁永斌,金庆生.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动态过程导向的马铃薯种植适宜性时空精细化评价研究
作者:王珑;何英彬;王向一;陈慧聪;王用业;吴秀英;宁炯;张志良;焦宜帆
关键词:马铃薯;适宜性;精细评价;过程导向时空加权;随机森林
-
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马铃薯种植气候适宜性的影响
作者:张志良;和志豪;茹晓雅;蒋腾聪;何英彬;冯浩;于强;何建强
关键词:马铃薯;气候变化;全球气候模式;物种分布模型;气候适宜性
-
基于GIS的吉林省马铃薯种植气候适宜性精细化区划
作者:朱娅秋;何英彬;焦伟华;徐飞;李闯;孙静;罗善军;段丁丁;张远涛;于金宽;徐瑞阳;赵畅
关键词:气候区划;适宜性;马铃薯;GIS;吉林省
-
基于DSSAT模型的1961-2017年东北地区马铃薯潜在单产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作者:徐瑞阳;何英彬;赵锡海;罗善军;杨近鹏;于金宽;朱娅秋;赵畅;李志强
关键词:DSSAT模型;潜在单产;东北三省;马铃薯;气象因子
-
基于光温模型的吉林省马铃薯物候期预测效果比较
作者:杨近鹏;何英彬;张胜利;韩忠才;徐飞;孙静;罗善军;徐瑞阳;马欣甜;林泽儒;张志良
关键词:日长;温度;马铃薯;生育期;光温模型
-
中国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动态变迁与空间分异 -基于DDF-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方法的分析
作者:肖琴;罗其友;周振亚;何英彬
关键词:农业绿色生产效率;DDF模型;GML指数
-
京津冀结合部生态用地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作者:朱凯妮;石淑芹;余文涛;何英彬
关键词:生态用地;生态文明;驱动力;空间自相关;京津冀结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