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玉米南繁关键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邢宝龙
作者: 邢宝龙;李育才;刘根科;李洪;宋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南繁;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06 年 14 卷 S1 期
页码: 26-2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海南岛属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域,冬季气候温暖,是玉米南繁的理想基地。异地育种可加速育种进程,缩短育种年限。玉米南繁应选择土层深厚、排灌方便的旱地或成熟期较早的晚稻田。播种期以11月上、中旬为宜,既避开了海南岛8~10月份热带风暴和台风高峰期,又能确保第2年3月末收获,晒晾打包,避开4月份以后雨季的影响。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追“肥少吃多餐”。早管勤管,壮苗攻秆,加强水分管理,及时防灭虫害。起高“垄大双覆”地膜增温保墒,防止草害,是在海南岛南繁成功的关键环节。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辣椒南繁加代栽培技术. 袁远国,黄凌昌,胡明文,罗孝明,李英. 2008
[2]南繁谷子覆膜栽培技术. 王凯玺,陈国秋,张海金,张文飞,黄瑞,张宝金. 2012
[3]南繁新垦地籼稻品种丰田优553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黄大辉,梁曼玲,阎勇. 2015
[4]向日葵南繁加代栽培技术. 王佰众,王含,李玉发,梁军,栾天浩,刘宏欣,何中国. 2012
[5]烤烟南繁主要栽培管理技术. 李雪君,孙焕,孙计平,丁燕芳,俎焕新,李旭辉,侯永. 2012
[6]玉米南繁中的田间管理探讨. 刘洪明,刘强,高峻岭. 2009
[7]冬季南繁玉米栽培及管理技术. 郭峰,段运平,刘守渠,任小燕. 2019
[8]玉米南繁主要栽培管理技术. 刘洪明,刘强,宋朝玉,王瑞英,高峻岭. 2009
[9]浅谈玉米南繁技术措施. 夏远峰,柳迎春,于明彦,代秀云,刘爱华,许明学. 2008
[10]花生南繁栽培技术. 张忠信,董文召,臧秀旺,徐静,韩锁义. 2008
[11]国家南繁育制种产业发展战略路径研究. 陈冠铭,曹兵,刘扬. 2017
[12]贵州南繁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杨仁德,魏善元,吴建勇. 2010
[13]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南繁育种工作概况. 周攀,周建英,孙大为,董玥,石龙阁,王辉. 2016
[14]南繁生物安全技术管理对策研究. 许桓瑜,林祥明,黄启星,张雨良. 2018
[15]南繁大豆农艺性状与产量的主成分和聚类分析. 符小发,高强,任海龙,路子锋,王天地,陈积豪,严勇亮. 2018
[16]基于三维SWOT模型的国家南繁育制种产业化研究. 陈冠铭,曹兵,李宏杨. 2017
[17]南繁的意义与育种家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巨大贡献-庆贺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姚杰. 2019
[18]蓟马在南繁辣椒上的危害特点及综合防控技术. 宋拉拉,范高领,苏丹,张爱民,邢丹,胡明文. 2018
[19]我国南繁产业三维SWOT-AHP-聚合诊断图分析. 陈冠铭,林亚琼,曹兵. 2018
[20]南繁大豆种子产量相关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高巍,吴限,任海龙.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花椒良种-丰彩花椒的选育
作者:李洪;彭先容;张义刚;冯蓉;卢明;赵敬坤;王帅;刘国瑞;范一逵
关键词:花椒良种;丰彩花椒;选育
-
温州红鸡生长曲线拟合与最佳上市周龄分析
作者:李紫薇;张雅文;宋斌;侯凤香;金俊杰;赵燕;卢立志
关键词:温州红鸡;生长曲线;屠宰性能;肌肉品质;上市周龄
-
植物光信号转导研究领域近十年重要研究进展
作者:林荣呈;刘宏涛;李继刚;孔凡江;刘斌;王海洋;杨洪全;钟上威;朱丹萌;淮俊玲;李洪;刘双荣;王璠;王文秀;茅志磊;邓兴旺
关键词:光受体;光信号转导;信号互作
-
大豆GmDFR基因克隆及其抵御缺铁胁迫功能的鉴定
作者:石卓;李洪;高铭;郭长虹;郭东林;毕影东
关键词:大豆;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表达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功能分析
-
我国桑黄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展望:桑黄产业发展千岛湖宣言
作者:杨焱;陈晓华;戴玉成;周丽伟;蔡为明;郭良栋;崔宝凯;李宁;雷萍;李长田;李正鹏;施维;陆本坤;秦绍新;王荣祥;李喜范;宋金俤;姚生良;张安强;蒋宁;万和炎;丁法良;张赫男;郑仲桂;张升明;周洪英;范宇光;陈万超;余鑫辉;唐世超;张彦飞;张钦学;王琨;闫景坤;刘迪;王晨光;杨保雨;陈渭春;李婷婷;莫妍;傅俊生;吴德平;宋斌;刘杰;王君;周伟;耿俊菊;赵菁;李青恩
关键词:桑黄;分类;历史演变;功效作用;产业问题;发展建议
-
天津市基层农业信息服务实践与思考
作者:李扬;蒋永美;张保岩;宋斌;杨勇;王建春
关键词:农业信息服务;农业气象服务;信息网络
-
京津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协同机制研究 -基于天津市农业科技人员的实证研究
作者:刘伟;王丽娟;宋斌;钱春阳;王宁
关键词:京津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协同机制;农业科技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