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措施对不同母质发育的稻田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卫军

作者: 周卫军;曾希柏;张杨珠;周清;郭海彦;颜雄;陈建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稻田生态系统;施肥措施;微生物量碳,氮;土壤肥力

期刊名称: 应用生态学报

ISSN: 1001-9332

年卷期: 2007 年 18 卷 05 期

页码: 1045-105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湖南省稻田土壤肥力监测点为基础,研究了稻田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措施对不同地域和母质发育的稻田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程度不同.经过18年的不同施肥处理,不同母质发育的稻田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变化顺序为湖积物发育的水稻土>河流冲积物和第四纪红土发育的水稻土>石灰岩发育的水稻土>板页岩发育的水稻土.土壤微生物量碳为259.5~864.4 mg.kg-1,土壤微生物量氮为8.7~70.7 mg.kg-1.施肥可以明显提高稻田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有机肥是改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主要基础物质,但以有机无机配合施用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施化肥和有机无机配施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最大增量分别为407.6和59.2 mg.kg-1,最大增长率分别为102.8%和514.8%.

分类号: S154

  • 相关文献

[1]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施肥措施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郭丽,曹彩云,李科江,马俊永,党红凯,郑春莲. 2018

[2]不同施肥对退化稻田土壤肥力恢复的影响. 周卫军,陈建国,谭周进,张杨珠,曾希柏. 2010

[3]马铃薯加工废水灌溉农田土壤肥力特征及其对施肥的响应. 雷金银,雷晓婷,何进勤,祁焕军,金建新,周丽娜,桂林国,冯付军. 2022

[4]大豆-玉米轮作模式下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肥力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梁文卫,毕影东,李炜,樊超,邸树峰,刘建新,刘淼,杨光,来永才,王明洁. 2024

[5]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稻田环酰菌胺和噻酰菌胺残留量检测. 陈湘燕,张盈,秦立新,伍贵方,段婷婷. 2014

[6]利用指示生物评价稻田系统磷素面源污染潜力. 施林林,王海候,蒋敏,张帆,陆长婴,周新伟,沈明星. 2013

[7]空心莲子草在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生长特性及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彭梅芳,曾强国,苏文杰,王成超,刘文海,万方浩. 2012

[8]梯田水稻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孙海艳,李凤博,方福平,徐春春,周锡跃. 2011

[9]广西稻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其时空演变特征. 蒋琳莉,黄好钦,何苏榕,熊娜,望飞勇. 2022

[10]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我国稻田系统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郭嘉,杨菲,张莉,朱建国,卞新民,张卫建. 2008

[11]稻田生态系统中镉污染及环境风险管理. 宋文恩,陈世宝,唐杰伟. 2014

[12]洞庭湖地区长期施肥条件下双季稻田生态系统净碳汇效应及收益评估. 纪雄辉,刘昭兵,石丽红,田发祥,李洪顺. 2009

[13]DNDC模型在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张鲜鲜,周胜,孙会峰,张继宁. 2019

[14]“稻虾共生”与“鳜鱼共养”的稻田种养轮作技术研究和模式试验. 崔凯,卢文轩,李静,汪翔,程文平,何吉祥,宋光同,严香兰,方玉珍,裴进,周则牛,魏泽能,吴明林,蒋阳阳,郭强,梁阳阳. 2018

[15]崇明生态岛盐渍土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温室效应评估. 曹黎明,潘晓华,王新其,赵志鹏,李茂柏,顾永平,程灿. 2015

[16]应用遥感、GIS对稻田生态系统健康程度的监测评价研究——以长江下游平原为例. 李晶晶,覃志豪,高懋芳,林绿. 2008

[17]浮萍人工培养和调控及其在稻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赵轶鹏,赵新勇,胡婷婷,罗景升,王云霞. 2024

[18]施肥措施对水稻吸收^134Cs的影响. 朱永懿,杨俊诚. 1998

[19]不同施肥措施对春玉米农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黄智鸿,赵海超,魏东,史宝林,毛庆文,宋胜普,阎立波. 2016

[20]不同施氮措施对茶叶品质及茶园土壤环境的影响. 颜明娟,林琼,吴一群,张辉,蔡顺香,陈子聪.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