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弯孢霉叶斑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对杀菌剂的敏感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桑利伟

作者: 桑利伟;刘爱勤;吴伟怀;孙世伟;郑服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香蕉;香蕉弯孢霉叶斑病菌;生物学特性;杀菌剂敏感性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08 年 34 卷 02 期

页码: 71-7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香蕉弯孢霉叶斑病菌[Curvularia lunata(Wakker)Boed]适合生长的培养基有PSA、PDA和OMA;菌落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pH要求不严格为5~9;在碳源和氮源中,蔗糖、葡萄糖、尿素、磷酸氢二氨和硝酸钠有利于病菌生长和产孢;分生孢子萌发对湿度有严格的要求,RH≥80%以上分生孢子萌发,随湿度增加萌发率增高;光照对菌丝体无显著影响,光暗交替有利于孢子的形成;孢子致死温度为55℃(10 min)。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6%戊唑醇微乳剂、25%丙环唑乳油、25%咪鲜胺水乳剂、25%戊唑醇乳油和25%苯醚甲环唑乳油对香蕉弯孢霉叶斑病菌菌丝生长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中25%咪鲜胺水乳剂和25%苯醚甲环唑乳油的抑菌效果最好。

分类号: S436.68

  • 相关文献

[1]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215对香蕉弯孢霉叶斑病抑制作用初探. 殷晓敏,陈弟,郑服丛. 2008

[2]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215对香蕉弯孢霉叶斑病抑制作用初探. 殷晓敏,陈弟,郑服丛. 2008

[3]香蕉褐足角胸肖叶甲生物学特性. 韦华芳,霍秀娟,吴代东,张进忠,谭柱,陶里芬,陆晓清. 2011

[4]云南河口香蕉褐足角胸叶甲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赵素梅,陈伟强,谢艺贤,王萌,李芹,张欣,张建春,刘学敏,张光勇,权德才,邓成菊. 2012

[5]香蕉暗双胞叶斑病病原及其生物学特性. 番华彩,杨佩文,郭志祥,曾莉. 2012

[6]香蕉大灰斑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桑利伟,郑服丛. 2007

[7]香蕉根结线虫生物学特性研究. 刘志明,韦刚. 2003

[8]香蕉黑星病菌形态与生物学特性. 蒲金基,张欣,谢艺贤,漆艳香,张辉强. 2006

[9]广西香蕉煤污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杨迪,杜婵娟,叶云峰,张晋,潘连富,张欣,付岗. 2021

[10]广西香蕉细菌性软腐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杜婵娟,杨迪,付岗,叶云峰,潘连富,张晋. 2019

[11]黄胸蓟马对香蕉的危害特征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尹可锁,冯臣成,毛佳,刘立娜,徐胜涛,李迅东. 2024

[12]交替氧化酶可增强核盘菌对多菌灵的敏感性. 梁五生,徐婷,姚飞,李永红,王政逸. 2016

[13]哈斯油梨果实炭疽病病原鉴定及杀菌剂敏感性测定. 刘锦霖,陈莹莹,蓝晓妹,陈海永,李鹏声,覃碧,杨叶. 2025

[14]乙烯利催熟真相. 易干军. 2011

[15]香蕉不同留果梳数处理对果实性状的影响试验. 解华云,邓筱艳,刘文华. 2017

[16]不同稳定剂对香蕉凝固型酸奶品质的影响. 刘国明,郑凤锦,何雪梅,盛金凤,孙健. 2015

[17]香蕉Ran家族基因的全基因组分析. 张雅玲,方智振,赖钟雄. 2015

[18]香蕉寒害及防寒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吴代东,邹瑜,林贵美,张进忠. 2012

[19]脂氧合酶在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的作用. 邝健飞,陈建业,陆旺金. 2011

[20]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对香蕉根际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黄永红,吕顺,李春雨,魏岳荣,易干军.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