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肥料改土培肥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丹
作者: 刘丹;路战远;任永峰;赵小庆;张向前;戴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微生物肥料;发展历程;土壤改良;作物生长
期刊名称: 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6-1197
年卷期: 2024 年 52 卷 001 期
页码: 87-93
摘要: 微生物肥料是一种以活性微生物为主要成分的新型肥料产品,能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增强植物抗性.文章归纳了微生物肥料的国内外发展历程,介绍了微生物肥料对土壤物理、化学、生物性质以及植物生长发育、产量、品质、抗性的影响,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后续微生物肥料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分类号: S144
- 相关文献
[1]微生物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现状研究. 周艳,桓明辉. 2025
[2]我国微生物肥料的发展阶段及第三代产品特征探讨. 周法永,卢布,顾金刚,张晓霞,李建国. 2015
[3]膨润土的土壤改良效果及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易杰祥,刘国道,孙水芬,田野. 2006
[4]微生物肥对温室土壤质量及哈蜜瓜生长发育的影响. 张丽娟,曲继松,杨冬艳,冯海萍,郭文忠. 2014
[5]微生物肥料在哈密瓜生产中的应用试验初报. 姚协丰,徐建,朱凌丽,刘广,徐锦华. 2023
[6]耐氨固氮菌对蔬菜作物生物的促进作用研究. 卢秋雁,柯玉诗. 1999
[7]玉米大豆间作对辽西地区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刘洋,孙占祥,白伟,郑家明,侯志研,张莹,文凤. 2011
[8]水肥耦合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综述. 王智琦,马忠明,张立勤. 2011
[9]基于作物生长模型的小麦区域化旱涝监测预警. 葛道阔,曹宏鑫,杨余旺,马晓群,张文宇,张伟欣,林玥,李秉柏. 2017
[10]耕整地作业技术/方式对土壤以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杨发展,王黎阳,李维华,牟家宏,荐世春,史嵩. 2019
[11]种植翻压绿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王昊,贺国强. 2019
[12]九波段多光谱相机在作物长势监测中的应用. 边琳,叶飞,刘珊珊,王建雄. 2017
[13]不同耕整地模式作业效果及配套机具研究进展. 王黎阳,杨发展,李维华,姜芙林,荐世春. 2022
[14]中国城市污泥应用对作物产量、品质和土壤质量的影响. 丁洪,余居华,郑祥洲,张玉树,钟云峰. 2021
[15]探究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及机理. 王楠. 2017
[16]作物缺硫症状与硫肥的应用. 高鸿生. 1993
[17]灌溉制度对春小麦田间水分状况及其生长的影响. 陈兴武,赵奇,宋敏,赛里汗,雷钧杰,孙宝成. 2001
[18]光谱技术在作物生长与营养信息监测方面的研究进展. 孙金英,曹宏鑫,黄云. 2008
[19]作物的硼营养与硼肥施用. 吴玉光. 2011
[20]农业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应用. 张继伟.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利用籼粳交RILs群体定位水稻秧苗素质性状QTL
作者:刘丹;刘进;冯章丽;王嘉宇;隋常玲;邓力喜;冯博;杨林林;娄惠婕
关键词:水稻;重组自交系;秧苗素质;QTL定位
-
施氮水平对土壤有机氮组分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兰慧青;孟天天;张向前;王伟妮;张君;陈立宇;路战远;孙霞
关键词:施氮水平;全氮;颗粒有机氮;轻组有机氮;重组有机氮;玉米产量;氮素利用效率
-
鸭源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作者:刘丹;冯雅婷;陈宗超;朱敏;郭容;王桂军;于圣青
关键词:鸭源巴氏杆菌;分离;鉴定;耐药性;致病性
-
安微省不同生态区冬小麦产量及土壤肥力评价
作者:李玮;乔玉强;曹承富;丁永刚;陈欢;赵竹;杜世州;张向前;尚云秋
关键词:冬小麦;产量;土壤肥力;生态区;安徽省
-
北方农牧交错区风蚀退化农田地力培育关键技术与应用
作者:路战远;张德健;程玉臣;何进;任永峰;张向前;陶琎;杜文波;焦晓辉;郭世乾
关键词:
-
高产抗病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E两优2300
作者:王红波;殷得所;薛莲;金卫兵;胡鹏;董华林;吴波;段洪波;郑兴飞;胡建林;罗肖陨;刘丹;徐得泽
关键词:两系杂交水稻;E两优2300;新品种;高产;抗稻瘟病;抗倒伏
-
谷子SiCDPK9基因的克隆、亚细胞定位与盐胁迫下表达分析
作者:崔燕娇;刘丹;李素英;张静;刘正理
关键词:谷子;杂种优势;钙依赖蛋白激酶;生物信息学分析;亚细胞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