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分和覆盖处理对冬小麦生长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俊鹏

作者: 张俊鹏;刘祖贵;孙景生;申孝军;刘小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分;覆盖;冬小麦;生长;水分利用

期刊名称: 灌溉排水学报

ISSN: 1672-3317

年卷期: 2015 年 34 卷 08 期

页码: 7-1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防雨棚下测坑试验,研究了4种水分条件下(全生育期控制灌水下限分别为田间持水率的80%FC、70%FC、60%FC和50%FC)无覆盖、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覆盖量4 500kg/hm2)对土壤温度及冬小麦叶面积指数、产量构成性状、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和秸秆覆盖改变了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的土壤热状况。地膜覆盖加快了冬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增长进程,秸秆覆盖则减缓了叶面积指数的增长。4种水分条件下地膜和秸秆覆盖降低了冬小麦有效穗数,但增加了穗粒数和千粒质量等,促使地膜覆盖处理增产6.53%~23.23%,秸秆覆盖处理增产-0.04%~4.96%;地膜和秸秆覆盖都降低了冬小麦耗水量,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的增产率及水分利用效率提升率均随着灌水下限的降低而增大,同一水分条件下地膜覆盖的节水增产效果大于秸秆覆盖。建议研究区域冬小麦灌水控制下限为田间持水率的60%~70%,优先选用地膜覆盖模式。

分类号: S512.11

  • 相关文献

[1]不同水分和覆盖处理对土壤水热和夏玉米生长的影响. 张俊鹏,刘祖贵,孙景生,冯棣,刘小飞. 2015

[2]不同覆盖对盐碱土水分动态及玉米产量的研究. 李伟伟,王永亮,郭军玲,郭彩霞,杨治平. 2017

[3]现代土壤管理措施对果园水分的影响. 宋宇琴,李六林,李洁,杨盛,陈冲. 2015

[4]不同补充灌水量对小麦产量和灌水利用的影响. 武继承,杨永辉,贾延宇,王洪斌,管秀娟. 2011

[5]黄土高原苜蓿-冬小麦轮作系统土壤水分时空动态及产量响应. 沈禹颖,南志标,高崇岳,Bellotti W.D,陈文. 2004

[6]集雨补灌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王勇. 2003

[7]不同灌溉方式下氢、氧同位素分布与小麦水分利用特征. 杨永辉,邬佳宾,武继承,杨先明,高翠民,潘晓莹,何方. 2023

[8]微孔膜覆盖穴播小麦生态效应研究. 崔欢虎,张鸿杰,徐建兵,梁维治,马爱平,池宝亮,陈奇恩. 2000

[9]玉米鲜秸秆覆盖旱地冬小麦拔节前土壤温度效应. 李岩华,闫金龙,霍成斌,冯丽云. 2019

[10]覆盖模式对不同类型旱地冬小麦土壤水温特征、籽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张礼军,鲁清林,汪恒兴,张文涛,周刚,白玉龙,张耀辉. 2019

[11]施肥和地膜覆盖对黄土高原旱地冬小麦籽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张礼军,鲁清林,白斌,汪恒兴,张文涛,周刚,白玉龙,张耀辉. 2019

[12]旱区冬小麦渗灌覆盖的增产效应研究. 刘玲玲,张松令,李红玲,王丽萍,闫淑萍. 2001

[13]降雨特性和覆盖方式对麦田土壤水分的影响. 刘战东,高阳,刘祖贵,段爱旺. 2012

[14]施肥和覆盖模式对旱地冬小麦花后干物质转移、糖代谢及其籽粒产量的影响. 张礼军,鲁清林,白玉龙,周刚,汪恒兴,周洁. 2017

[15]模拟降雨条件下覆盖方式对冬小麦降水利用的影响. 刘战东,高阳,巩文军,段爱旺. 2011

[16]渗灌条件下覆盖对旱区冬小麦增产效应研究. 刘玲玲,张松令. 2001

[17]菠萝园冬季防寒覆盖的调控效果?. 刘传和,贺涵,匡石滋,肖维强,邵雪花,赖多. 2020

[18]地面覆盖处理对日光温室土壤养分、秋冬茬番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赵丽丽,刘爱群. 2016

[19]不同覆盖物对山地板栗园土壤性状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田寿乐,孙晓莉,沈广宁. 2017

[20]不同覆盖模式对早春设施栽培大白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李德翠,高文瑞,徐刚,孙艳军,史珑燕,韩冰.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