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鹅绒海芋体细胞胚发生和植株再生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小飞

作者: 刘小飞;孙映波;黄丽丽;杨钰钗;朱根发;于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海芋;胚性愈伤组织;胚性细胞悬浮;植株再生

期刊名称: 植物学报

ISSN: 1674-3466

年卷期: 2023 年 58 卷 005 期

页码: 750-75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该研究建立了黑鹅绒海芋(Alocasia reginula)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的植株再生体系.通过叶柄诱导获得胚性愈伤组织,以此建立胚性细胞悬浮培养系,并实现了高频率的植株再生.叶柄外植体在添加2.0 mg·L-1 2,4-D和1.0 mg·L-1 TDZ的MS培养基上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效率最高(达81.3%).将胚性愈伤组织破碎成细胞团,转移至添加2.0 mg·L-1 2,4-D和1.0 mg·L-1 TDZ的MS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2周继代1次,悬浮培养12周后获得大量细胞团.将悬浮培养28周的细胞团转移至不含植物生长调节剂的1/2MS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分化培养,平均每个细胞团可再生2.3-2.5棵植株.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体细胞胚的萌发和形成.再生苗移栽至温室4个月后,成活率为95.3%.通过流式细胞术对随机选取的50株成活植株进行检测,未发现染色体倍性变异,核DNA含量为10.94 pg·(2C)-1,基因组大小为5 290.12 Mb·C-1.植株移栽到温室直至自然开花,表型无明显变异.研究结果可为黑鹅绒海芋种苗商业化生产和生物技术育种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玉米幼胚再生体系主要影响因素的优化. 王奕,范俊山,尚丽霞,于志晶,蔡勤安,马瑞,任贤. 2015

[2]大麦成熟胚胚性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及植株再生. 项友斌,刘静,阮义理,袁爱敏. 1993

[3]杂花苜蓿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祝建波,朱先灿,崔燕,周鹏. 2006

[4]高羊茅成熟种子组织培养的影响因素研究:Ⅲ.多种因素对胚性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吴关庭,胡张华,陈笑芸,郎春秀,王伏林,金卫,陈锦清,夏英武. 2006

[5]白花油茶胚性愈伤诱导及植株再生. 王江英,汤雪燕,葛金涛,朱朋波,孙明伟,赵统利,邵小斌. 2023

[6]陆地棉中棉所24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刘传亮,马峙英,李付广,李凤莲,王玉芬,武芝霞,张朝军. 2004

[7]玉米再生体系建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贾小霞. 2011

[8]玉米幼胚再生体系的建立. 王奕,范俊山,尚丽霞,于志晶,蔡勤安,马瑞,任贤. 2015

[9]东方百合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研究. 张艺萍,吴丽芳,吴学尉,崔光芬,丁丁,王继华. 2008

[10]适合全周期间作的橡胶树品种热垦628花药再生体系研究. 成镜,黄天带,戴雪梅,徐正伟. 2023

[11]利用未成熟种子建立野生阿宽蕉胚性细胞悬浮系和植株再生的研究. 魏岳荣,黄学林,黄秉智,杨护,邱继水,许林兵. 2006

[12]隔根对橡胶树胶乳产量年变化的影响. 李娟,王军,吴志祥,周立军. 2018

[13]不同光照度生境对海芋块茎形态、淀粉含量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李娟,林位夫,周立军. 2016

[14]糯玉米离体培养获取耐盐变异体. 陆瑞菊,何婷,王亦菲,陈志伟,杜志钊,张燕敏,黄剑华,陈佩度,沈雪芳,王义发. 2009

[15]观赏凤梨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高频再生及超微结构研究. 张国芳,陆广欣,陈丽闽,毛碧增. 2011

[16]火龙果花药培养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及遗传稳定性. 范建新,邓仁菊,王永清,刘红,彭志军. 2017

[17]日本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及体胚的形成. 祝朋芳,罗凤霞,陈长青,刘莉. 2001

[18]冷地型草坪草组织培养现状及评述. 高明,杨长海,谭旭华,田子玉,刘艳芝. 2005

[19]黑莓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 苗博瑛,刘艳军,杨静慧. 2014

[20]紫花苜蓿体细胞胚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王强龙,王锁民,张金林,陈托兄,楼洁琼,陆妮.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