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害甲藻Stoeckeria algicida在辽东湾的时空分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宋伦

作者: 宋伦;刘卫东;吴景;宋广军;宋永刚;孙明;王年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Stoeckeria algicida;胸甲球藻科;外来有害微藻;微型浮游植物;高通量测序;辽东湾

期刊名称: 生态学报

ISSN: 1000-0933

年卷期: 2017 年 37 卷 04 期

页码: 1339-134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Stoeckeria algicida为甲藻纲胸甲球藻科,有侵噬鱼类细胞杀鱼的能力,可导致鱼类成群死亡,同时也会杀死其他海洋微藻。由于该藻个体微小、形态学鉴定困难,研究较为迟缓,我国海域几乎没有该藻的研究报道。近几年,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微型/微微型浮游植物的鉴定研究,为了解我国辽东湾海域是否存在Stoeckeria algicida及其分布情况,以18S rD NA V4区作为目标基因,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专门设计了微型/微微型浮游植物鉴定引物对V4(F/R),随后对辽东湾2014年四季海水中微型和微微型浮游植物多样性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Stoeckeria algicida除了春季未检出外,其他季节均有检出,温度是影响该藻繁殖的主要因素。虽然Stoeckeria algicida在整个环境样品中优势度不太明显,但其夏季密度较高(最高达2.753×10~3个/L),高值区主要分布在辽东湾东西两岸,致灾风险较高,应引起有关方面足够重视。Stoeckeria algicida在我国海域首次报道,其危害后果严峻,必须加强监测监管。

分类号: Q948.8

  • 相关文献

[1]辽东湾不同型刺网捕捞性能的比较. 邢彬彬,郭瑞,李显森,赵宪勇,张国胜,许传才,孙珊,尤宗博. 2017

[2]辽东湾表层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特征与质量评价. 蓝先洪,孟祥君,梅西,徐扬,黄龙,陈珊珊. 2018

[3]2018年6月渤海大型水母分布特征. 王朋鹏,张芳,孙松,杨涛. 2020

[4]辽东湾表层沉积物中生物标志物记录的浮游藻类生物量和群落组成特征. 梅西,孟祥君,王中波,王忠蕾,南青云. 2019

[5]辽东湾晚第四纪层序地层. 陈晓辉,孟祥君,李日辉. 2020

[6]辽东湾北部浅海中浮游植物群落的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因素的关系. 郑文军,李耕,马波,张琥顺,赵静,柳晓雪,李忠红. 2023

[7]基于双频识别声纳(DIDSON)的辽东湾近海沙海蜇监测的应用研究. 王彬,刘修泽,王小林,吉光,董婧. 2022

[8]辽东湾黄鲫生长、死亡和单位补充量渔获量研究. 胥延钊,刘修泽,吉光,董婧,王爱勇,王小林,王彬,孙明,柴雨,段妍. 2023

[9]辽东湾海水中金属基纳米颗粒的赋存水平与环境风险. 李欣雨,李国新,王昊,宋一乐,王建军,赵雅婷,王储,刘霞,孙雪梅,赵建. 2024

[10]辽东湾鱼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特征. 王小林,吉光,张怡晶,王爱勇,董婧,刘修泽. 2023

[11]辽东湾中国明对虾增殖放流回顾与思考. 王彬,董婧,刘修泽,王小林,李玉龙,王爱勇,孙明,柴雨,段妍,吉光,胥延钊. 2024

[12]辽东湾浮游植物分布的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 王昆,李楠,宋广军,关春江,胡超魁,杜静,邵泽伟,吴金浩. 2022

[13]耐受高浓度糖蜜酒精废液的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分析. 汤宏赤,郭媛,樊少林,庞浩. 2019

[14]去势对淮南猪皮下脂肪PPAR信号通路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王璟,白献晓,张家庆,高彬文,陈俊峰,高原,任巧玲,马强,郭红霞,梁永红,邢宝松. 2016

[15]整合REV LTR的自然重组马立克氏病毒GX0101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周忠文,苏帅,崔宁,孙鹏,孙淑红,崔治中. 2017

[16]大菱鲆仔稚鱼发育早期肠道菌群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 史秀清,王印庚,张正,廖梅杰,李彬,张述智,李华. 2015

[17]基于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裸体异鳔鳅鮀微卫星组成. 曾晓芸,杨宗英,田辉伍,汪登强. 2015

[18]基于新一代测序技术的昆虫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张棋麟,袁明龙. 2013

[19]豆科作物间作燕麦对土壤固氮微生物丰度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杨亚东,冯晓敏,胡跃高,任长忠,曾昭海. 2017

[20]新疆泥火山微生物群落. 覃千山,承磊,张辉,胡国全.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