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致死浓度的双苯唑酸对斑马鱼胚胎生长发育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亚楠

作者: 郭亚楠;李天睿;杨浩娜;刘思宏;王立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双苯唑酸;斑马鱼;氧化应激;基因表达

期刊名称: 农药

ISSN: 1006-0413

年卷期: 2023 年 62 卷 002 期

页码: 105-109,12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双苯唑酸是一种除草剂安全剂,可缓解禾草灵对水稻和玉米的药害作用,扩大其在水田的使用,应评估双苯唑酸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方法]研究双苯唑酸对斑马鱼胚胎的急性毒性、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影响生长发育的机理.[结果]双苯唑酸对斑马鱼的LC50值在48、96 h,分别为1.81、1.66 mg/L.斑马鱼胚胎暴露于0.01、0.1 mg/L的双苯唑酸,胚胎孵化时间延长,幼鱼体内SOD(超氧化物歧化酶)、CAT(过氧化氢酶)、MDA(丙二醛)、ALDH(乙醛脱氢酶)、GSH(还原型谷胱甘肽)活性增加,gstp2、cat、bcl2表达量增加,Cu/Zn-sod、Mn-sod和bax表达量减少.[结论]双苯唑酸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为中毒,胚胎可以通过体内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改变氧化应激酶活性进行解毒.

分类号: TQ450.2

  • 相关文献

[1]基于模式生物斑马鱼Nrf2的相关研究进展. 刘毅,李丽,程磊,吴琼,李炳生. 2018

[2]除草剂氟乐灵及其降解过程对斑马鱼氧化应激状况的影响. 宋超,陈家长,胡庚东,孟顺龙,范立民,裘丽萍,郑尧,刘颖,吴伟. 2017

[3]来源于斑马鱼的E3泛素连接酶TIRM3a的初步研究. 张新尚,赵珩,陈叶雨,黄火清,孟昆,杨培龙,姚斌. 2011

[4]氧化应激、抗氧化微量营养素和基因表达. 康玉凡,李德发,陈洪亮. 2000

[5]鱼类脆化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符兵,彭凯,赵红霞,陈冰,王国霞,曹俊明,黄文. 2023

[6]氧化应激对鲤抗氧化状态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何勤,贾睿,曹丽萍,杜金梁,顾郑琰,JENEY Galina,徐跑,殷国俊. 2021

[7]3种三唑类杀菌剂对斑马鱼的毒性研究. 葛婧,蒋金花,蔡磊明. 2018

[8]丁草胺及其复配剂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与安全性评价. 曾兆华,林涛,林岭虹,方慧玲,朱珍珍,杨广,游泳. 2019

[9]戊唑醇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及生物富集效应. 吴迟,刘新刚,何明远,董丰收,徐军,吴小虎,郑永权. 2017

[10]咪鲜胺和多菌灵对斑马鱼联合毒性效应. 李健,吴声敢,赵慧宇,杨桂玲. 2019

[11]MMP21基因表达下调对斑马鱼心脏环化的影响. 刘兰,谭宇亭,张攀,廖芸茜,徐颖. 2017

[12]饲料中添加裂殖壶菌对斑马鱼抗创伤弧菌感染的影响. 陈华,张丽娟,李素一,柯翎,陈叙,林晨韬. 2019

[13]叶菌唑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及生物富集效应. 李如美,戴争,王维,张霞,郇恒尚,李丹丹,高宗军. 2019

[14]20%精喹禾灵乳油对3种环境生物的毒性评价. 武玉国,张杰,张振,王洪祥,姜莉莉. 2020

[15]基于Bytetrack的多目标跟踪算法在斑马鱼毒性行为识别中的应用. 赵海翔,崔鸿武,黄桢铭,王磊,李皓,崔正国,曲克明. 2024

[16]嗜酸乳杆菌对斑马鱼子代幼鱼免疫功能的影响. 张羽,盛洁,李青,余强,邓扬,卿素珠,何夙旭. 2013

[17]夹竹桃叶乙醇提取物对斑马鱼的毒性评价. 陈建明,何月平,张珏锋,陈列忠. 2011

[18]手性农药丁氟螨酯对斑马鱼胚胎的选择性发育毒性. 高腾飞,李敏敏,孔志强,王瑞,全蕊,张嘉,李瑞瑆,叶丰,Frédéric Francis,王凤忠,范蓓. 2021

[19]中国七种水生动物源无乳链球菌的分子特征及其对斑马鱼的致病性. 张德锋,可小丽,刘志刚,王世锋,袁伟,石存斌,卢迈新. 2017

[20]β-氯氰菊酯对斑马鱼胚胎的发育毒性. 徐永学,刘丽丽,王健,闫艳春.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