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杀虫剂对中稻田白背飞虱及捕食性天敌群落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凯

作者: 黄凯;缪勇;高希武;胡本进;徐丽娜;李辉;李宾宾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中稻;白背飞虱;捕食性天敌;杀虫剂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16 年 42 卷 03 期

页码: 184-18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室内毒力测定、田间试验和系统调查方法研究了3种杀虫剂对中稻田白背飞虱及捕食性天敌群落的影响,旨在提高水稻白背飞虱的化学防治效率,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为水稻白背飞虱的综合治理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吡蚜酮和毒死蜱3种杀虫剂对白背飞虱3龄若虫均有较高的室内毒力,LC50分别为0.339 1、0.896 0和4.714 7mg/L,说明安徽省桐城市白背飞虱种群对这3种药剂尚未产生较高的抗药性。阿维菌素对白背飞虱的田间防治效果较差,毒死蜱药后3d即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但持效期较短。吡蚜酮对白背飞虱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药后7d和14d的防效分别达到90.94%和89.94%,且对捕食性天敌群落影响较小,有助于保护和加强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是防治中稻田白背飞虱较理想的药剂。

分类号: S435.112.3`S476

  • 相关文献

[1]近两年贵州省白背飞虱的抗药性现状. 李文红,李凤良,金剑雪,程英,胡月,曾义玲,向占群,刘莉. 2015

[2]贵州白背飞虱对7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 李文红,程英,金剑雪,李德友,李凤良. 2013

[3]种植抗虫品种和减量使用杀虫剂的白背飞虱可持续治理技术的田间试验. 刘光杰,寒川一成,石敦贵,陈仕高,沈君辉,谢雪梅,谯青春,蒲正国,刘祥贵,杨英松,王敬宇,刘春,万蓉. 2003

[4]水稻飞虱对十三种杀虫剂的抗性监测. 毛立新,梁天锡. 1992

[5]水稻害虫的可持续治理及经济效益评估. 刘光杰,寒川一成,陈仕高,蒲正国,沈君辉,石敦贵,谯青春,刘祥贵. 2006

[6]白背飞虱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基因的分子特征与表达模式分析. 余航,刘苏,朱晴子,周文武,梁庆梅,史肖肖,祝梓杰,祝增荣. 2016

[7]白背飞虱对5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 张松柏,张德咏,刘勇,蔡立湘,彭静,罗源华. 2011

[8]5种杀虫剂对滇东白背飞虱种群的毒性及其田间药效. 赵雪晴,黎彬,何洪平,尹艳琼,李向永,谌爱东. 2019

[9]云南白背飞虱不同种群对杀虫剂的抗药性及变化趋势. 尹艳琼,李向永,赵雪晴,谌爱东. 2017

[10]广东白背飞虱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 李燕芳,李怡峰,张振飞,张扬,肖汉祥. 2016

[11]几种化学杀虫剂对水稻白背飞虱的药效评价. 胡永云,张东龙,金丽红,杨韶松. 2013

[12]广西不同白背飞虱种群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 范桂霞,龙丽萍. 2009

[13]罗田县中稻作物肥料效应试验与施肥推荐研究初报. 姚苍,邹丰华,杨胜利,胡国志,李双来. 2014

[14]优质高产高抗杂交水稻品种-冈优916. 阎应红. 2012

[15]湖南省稻种资源性性分析. . 2000

[16]四川省杂交中稻大面积持续高产的基本技术路线. 兰太元,方文,吴素芬,金问模,牟跃,郑家国. 1987

[17]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对湖北中稻产量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刘东海,陈云峰,李双来,乔艳,张智,胡诚. 2019

[18]四川不同生态区水稻高产低耗抗逆稳产栽培技术体系——Ⅰ.川东南平丘区冬水田杂交中稻高产低耗栽培技术数学模型. 方文,江世华. 1987

[19]随州市中稻生长季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研究. 杨涛,冯文丽,鲍凤霞,张枝盛,程建平. 2020

[20]中稻抛栽蓄留再生稻稻田免耕关键技术. 徐志德,熊继东,罗赫荣,李彦宁.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