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蔬菜来源具抑菌活性明串珠菌的筛选及其细菌素基因簇挖掘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毕琴

作者: 刘毕琴;陈骏飞;罗义勇;赵勇;万幸;蔡英丽;唐蓉;史巧;李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发酵蔬菜;肠膜明串珠菌;全基因组测序;细菌素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24 年 011 期

页码: 142-15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提高发酵蔬菜的安全性和保藏性,从来自云南传统发酵蔬菜的8株明串珠菌中筛选出1株对食源性致病菌和引起泡菜过酸化的细菌抑制效果好的肠膜明串珠菌AP7。通过排除酸和H2O2影响及蛋白酶敏感性确定AP7的主要抑菌物质,分析其酸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根据AP7的全基因组序列挖掘潜在的细菌素基因簇。结果表明:排除酸及H2O2的影响后,菌株的发酵上清液仍具有明显抑菌活性,经蛋白酶处理后,抑菌效果明显下降,推测AP7发酵上清液浓缩液中的抑菌物质为细菌素;该细菌素对pH变化敏感,热稳定性高,分子质量在6.51~14.4 kDa;全基因组测序表明,菌株AP7全基因组包含1条染色体(1948310 bp)和2个质粒(37366和20698 bp),GC含量37.7%;存在1个以Enterocin_X_chain_beta细菌素为核心的基因簇,其编码产物预测为带正电的亲水性稳定蛋白,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三级结构主要由两端松散肽链和中间α-螺旋构成。综上,产细菌素的肠膜明串珠菌AP7具有优良抑菌性能,有潜力应用于酸性食品的发酵和防腐。

分类号: TS201.3%TS255.1

  • 相关文献

[1]白萝卜发酵饮料菌株筛选、鉴定及品质分析. 郑雅燕,杨颖,陆胜民,曹亚裙. 2017

[2]肠膜明串珠菌胞外多糖的研究进展及其在饲料业中的应用前景. 张雄杰,孙庆林,达赖,乌兰其其格. 2012

[3]应用响应面优化泡菜用微生物的富集培养基. 刘小艺,阚建全,阮志勇. 2011

[4]人工接种肠膜明串珠菌对发酵樱菜中的化学成分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刘笑笑,金永梅,李姝睿,李胜男,王嵩,魏春雁. 2020

[5]传统发酵樱菜中降解亚硝酸盐肠膜明串珠菌的分离鉴定及特性分析. 刘笑笑,金永梅,吴迪,王莹,魏春雁. 2020

[6]热压结合处理对低温火腿中耐压腐败菌的抑制作用. 王佩言,张映瞳,张万刚,李新福,周光宏,徐幸莲,徐宝才. 2019

[7]肠膜明串珠菌右旋糖苷蔗糖酶的研究进展. 罗靳,杨雅麟,王建华. 2007

[8]对1株肠膜明串珠菌生长曲线和世代时间的初步探讨. 王呈,梁茂文,赵瑞生,薛艳蓉,田歌. 2011

[9]肠膜明串珠菌发酵草鱼骨酶解液工艺条件的优化. 陈铭,陈胜军,陈坤,刘尊英,董士远,孙博文,毛相朝,赵元晖. 2015

[10]在脱脂乳中肠膜明串珠菌和嗜热链球菌混菌发酵的初步研究. 王呈,梁茂文,赵瑞生,薛艳蓉,田歌. 2016

[11]产葡聚糖明串珠菌的分离鉴定及发酵条件研究. 王英,黄开红,李思睿,马艳弘,李莹,周剑忠. 2012

[12]利用生长曲线分割法对肠膜明串珠菌和嗜热链球菌混菌发酵研究. 王呈,温夏萍,梁茂文,赵瑞生,薛艳蓉,田歌. 2016

[13]肠膜明串珠菌对蜜柚果醋酿造过程中品质变化影响. 李汀,邹波,吴继军,刘忠义,肖更生,徐玉娟,余元善,邹颖. 2020

[14]发酵蔬菜菌种应用及菌群调控研究进展. 史巧,刘毕琴,汤回花,王馨蕊,朱力舟,赵楠,李宏. 2021

[15]发酵蔬菜中乳酸菌资源筛选的研究进展. 许弯,刘伟. 2019

[16]发酵蔬菜中亚硝酸盐消长规律及调控技术的研究进展. 黄丽慧,张雁,陈于陇,魏振承. 2013

[17]发酵蔬菜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进展. 陈嘉佳,李璐,余元善,徐玉娟. 2022

[18]发酵蔬菜风味形成机制及其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 陈弦,张雁,陈于陇,魏振承. 2014

[19]发酵蔬菜中亚硝酸盐的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王馨蕊,汤回花,刘毕琴,陈骏飞,赵楠,史巧,李宏. 2021

[20]发酵蔬菜中生物胺研究进展. 林奕楠,陈树鹏,余洋洋,李璐,傅曼琴,余元善.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