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氮水平对南方甜玉米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磊

作者: 高磊;李余良;李武;俞婷;李高科;李春艳;胡建广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甜玉米;氮肥水平;产量;氮素利用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17 年 23 卷 05 期

页码: 1215-122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明南方鲜食玉米区高产条件下施氮量对甜玉米产量、氮素利用及其转运规律的影响。【方法】于2015年和2016年,选用国审甜玉米品种粤甜16为供试材料,设置N(0、100、150、200、250、300、450 kg/hm~2)7个施氮量处理进行连续2年的大田试验。在拔节期(8片展开叶)、大喇叭口期(12片展开叶)、雄穗开花期和乳熟收获期测定甜玉米植株及各器官干重、氮养分含量,研究分次施肥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对甜玉米乳熟收获期植株体内的氮养分吸收积累与分配比例、氮收获指数和效率,以及对不同生育时期植株、叶片、茎鞘氮素积累的影响。【结果】在2个生长季,施氮量均显著影响甜玉米鲜穗产量、植株总氮素积累量、氮素收获指数、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随着施氮量(0~450 kg/hm~2)的增加,鲜穗产量、植株氮素总积累量呈现先增加后保持上下小幅波动的趋势;氮肥农学效率先增加后下降;氮肥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持续下降。在施氮量为N 250 kg/hm~2时,粤甜16的鲜穗产量、植株氮素总积累量达到或接近最高,两年平均值分别为17544 kg/hm~2和145.6 kg/hm~2;而氮肥农学效率达到最高值,两年平均值为48.4 kg/kg;氮素利用率和偏生产力两年平均值分别为28.5%、70.2 kg/kg,处于中间水平;鲜穗产量、植株氮素总积累量和氮肥农学效率均达到最大。施N 250 kg/hm~2提高了茎鞘、叶片的氮素转运量和花后氮素同化量,氮素茎鞘转运、叶片转运和氮素花后同化对鲜穗的贡献率两年平均值分别为48.8%、10.2%、41.0%。甜玉米整株氮素积累随生育进程持续增加,乳熟期最高,日均最高积累速率在8展叶至12展叶期;叶片和茎鞘的氮素积累进程呈单峰曲线,在雄穗开花期达到峰值,日均最快积累速率分别在8展叶至12展叶、12展叶至雄穗开花期。施氮能提高各器官在各生育时期的氮素积累量和积累速率,但不改变氮素积累变化趋势。【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采用多次施肥,施N 250 kg/hm~2可提高氮肥农学效率,有效调控开花前氮素转运及花后吸收同化,促进鲜穗氮素积累,实现甜玉米高产高效。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生育类型与施氮水平对粳稻淀粉RVA谱特性的影响. 李敏,张洪程,李国业,马群,杨雄,魏海燕. 2012

[2]大麦养份吸收与经济施肥技术研究. 朱荣华,沈明德,江银荣,魏亚凤. 1996

[3]施氮对杂交狼尾草产量及硝酸盐的影响. 陈钟佃,张丽梅,刘明香,黄秀声,林永辉,李振武,钟珍梅,黄勤楼. 2009

[4]氮肥和密度对双季杂交稻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青先国,艾治勇. 2012

[5]轻度盐碱地氮肥水平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徐艳霞,丁昕颖,黄新育,李旭业,杨曌,周景明,蓝岚,王俊强. 2017

[6]不同氮肥与密度水平对鲜食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刘明,李洪民,张爱君,陈晓光,靳容,蒋薇,唐忠厚. 2020

[7]施氮水平对新疆地区苜蓿营养生长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王德胜,白铁成,支金虎,席琳乔. 2017

[8]氮肥水平对木薯渣复合基质栽培黄瓜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徐刚,彭天沁,高文瑞,李德翠,孙艳军,韩冰,史珑燕. 2015

[9]不同施氮水平对黑钙土花生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赵跃,吕永超,陈小姝,李美君,郭峰,高华援,张志民,李春雨. 2024

[10]不同密肥条件对天优3229产量形成的影响. 陈建民,程雪华,罗家密,任周俤,王锋. 2012

[11]不同氮肥水平下香型杂交水稻产量特点与品种筛选. 秦俭,蒋开锋,罗婧,李昭祥,杨乾华,杨莉,曹应江,游书梅,李赓觅,张涛,郑家奎. 2021

[12]京郊设施黄瓜氮素施用量的优化运筹研究. 董畔,张成军,彭正萍,王男男,赵同科. 2016

[13]优化氮素与品种匹配可协同提高盐碱地夏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 高英波,张慧,刘开昌,张华斌,李源方,付希强,薛艳芳,钱欣,代红翠,李宗新. 2020

[14]不同氮肥施用量与磷肥运筹对云光109叶长及产量的影响. 郭文,郭华春,卢义宣,奎丽梅,杨从党,李贵勇,隋学艺. 2012

[15]纳米碳肥料增效剂在晚稻上的应用效果初报. 钱银飞,邵彩虹,邱才飞,陈先茂,李思亮,左卫东,彭春瑞. 2010

[16]不同耕作方式下水稻品种吉优716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对氮肥运筹的响应. 郑土英,刘立龙,赵荣德,徐世宏,江立庚*. 2013

[17]限水灌溉下不同氮肥用量对小麦产量及氮素分配利用的影响. 李世娟,周殿玺,李建民. 2001

[18]氮素调控对玉米氮素利用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吴敏,赵延伟,马阳,彭正萍,李迎春,王艳群,张培. 2019

[19]喷施矮壮素对蒌蒿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特征的影响. 郑丹,王晓燕,彭西甜,周有祥,张隽娴,夏虹,夏珍珍. 2021

[20]牛粪生物质炭基肥对青稞生长、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孙全平,彭君,索朗措姆,秦基伟,谭海运,杨素涛,普布贵吉.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