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玉米产量变化及增产因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少昆

作者: 李少昆;王崇桃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产量;增产因素;对策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08 年 04 期

页码: 26-3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1949~2006年玉米产量变化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多年来,我国玉米单产提高了4270.5kg/hm2,增幅为380.1%,年均增加101.85kg/hm2;总产由1175万t提高到14548.5万t,增加了12.4倍,其中单产增加的贡献占82.1%,种植面积扩大的贡献为17.9%,总产量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单产的增加。在总结分析不同年代玉米单产提高的主要因素、技术特征和增产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玉米生产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对策。

分类号: F326.1

  • 相关文献

[1]吉林省玉米增产潜力分析. 任禾,李月英,韩成伟,朱平. 2010

[2]中国玉米生产技术的演变与发展. 李少昆,王崇桃. 2009

[3]美国玉米持续增产的因素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赵久然,王荣焕. 2009

[4]山西省玉米种植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王建军,赵变平,贾鑫,杨俊伟,罗绮,李彦良,王志虹,史海萍,郭盛,宋景楠. 2018

[5]山西省玉米种植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王建军,赵变平,贾鑫,杨俊伟,罗绮,李彦良,王志虹,史海萍,郭盛,宋景楠. 2018

[6]我国历年水稻产量增长因素分析与今后的发展对策. 朱德峰,庞乾林,何秀梅. 1997

[7]旱作农业区地膜蚕豆种植技术及增产因素分析. 卢成达,李阳,孙迪. 2016

[8]“汕优63”不同产量水平下增产因素分析. 杨从党,贺庆瑞,郑学玉,黄庆宇,朱德峰. 2003

[9]日本水稻增产因素分析与稻作技术评价. 林兴军,林贤青,Takeshi Horie. 2006

[10]玉米杂交制种花期的预测与不遇的对策. 胡加如,孙权星,彭长俊,陆虎华,薛林,陈国清,陈小晖,黄小兰,印志同,石明亮,李波. 2009

[11]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产业化生产的对策探讨. 冯勇,侯旭光,苏二虎,赵瑞霞,张来厚,刘志雄,孙峰成. 2004

[12]内蒙古玉米品种审(认)定现状与育种对策. 冯勇,苏二虎,赵瑞霞,张来厚,孙峰成,刘志雄,石海波. 2009

[13]巴彦淖尔市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王富贵,闫文芝,王瑞莲,庞福学,韩凤英,李成,许有光,康洪彪. 2013

[14]甘肃省玉米育种问题与对策探讨. 李志明,寇思荣,何海军,周玉乾,刘忠祥,王晓娟. 2010

[15]滚动式双行播种施肥机播种玉米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德全,方向前,刘玉杰,王柄志,张文军,于慧玲,牛大明. 2015

[16]黑龙江省玉米种植效益调查. 丛克强,矫江,中本和夫,李国泰. 2011

[17]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苗期生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方向前,曹文明,邱萍,段元才,春红,边少锋. 2012

[18]桦甸市玉米倒伏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苏仕卫,曹文明,方向前,韩喜福,刘淑琴,付稀厚,禚元春. 2014

[19]桦甸市玉米保苗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对策. 韩喜福,苏仕卫,方向前,曹文明,周样,方淑琴,姚倩倩. 2017

[20]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方向前,曹文明,于世伟,赵洪祥,孟祥盟,张丽华,谭国波,闫伟平,边少锋.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