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付深造
作者: 付深造;辛霞;张志娥;陈晓玲;辛萍萍;卢新雄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籼稻;粳稻;热稳定蛋白;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蛋白免疫印迹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11 年 12 卷 01 期
页码: 19-2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85份栽培稻为材料,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蛋白免疫印迹技术分析籼稻和粳稻热稳定蛋白的表达差异,探讨利用特异蛋白来建立籼粳稻的鉴别方法。结果表明,在籼粳稻品种之间存在热稳定蛋白的差异表达,尤其在分子量约42~47kD范围。其中45.2kD条带(BandⅠ)和46.5kD(BandⅡ)条带为典型粳稻特异蛋白(Os03g0168100)的标志带,42.0kD条带(BandⅢ)为典型籼稻特异蛋白(OsI_10172)的标志带。以这3条带作为鉴别方法,并与程氏指数法进行比较,典型籼稻和粳稻的一致度分别为80.0%和86.4%,表明热稳定蛋白标志带法在一定程度上可用于鉴别典型的籼稻和粳稻。
分类号: S511.2
- 相关文献
[1]籼三系强优恢复系育的有效途径-籼掺粳恢恢交低世代测鉴. 姚立生,高恒广. 1997
[2]不同施氮水平下籼稻和粳稻的产量响应差异. 李敏,李树杏,张洪程. 2013
[3]中熟籼稻和粳稻的高产生育特性比较. 李敏,张洪程,姬广梅. 2013
[4]籼粳稻亚种间杂种优质利用研究进展. . 1990
[5]具有广亲和酶谱特征水稻品种的亲和性. 傅春霞,谭秀云,纪风高. 1991
[6]粳籼稻两个亚种成熟胚组织培养与再生能力的比较研究. 王萍,徐大勇,王罡,季静. 2007
[7]亚洲栽培稻两大亚种之间同工酶基因型的主要区别. 汤陵华,佐藤洋一郎,森岛启子. 1989
[8]关于亚洲栽培稻演化的探讨. 张尧忠,徐宁生. 1995
[9]亚洲稻籼粳中间型问题的讨论. 张尧忠,贺庆瑞. 1990
[10]籼粳杂交稻米胶稠度的遗传. 汤圣祥,张云康. 1996
[11]不同生态型低AC稻米蒸煮和食味品质特性研究. 邹茜,邵源梅,黄平,李华慧,辜琼瑶,郭咏梅,李少明. 2019
[12]籼粳交和妥米胶稠度的遗传特性分析. 汤圣祥,张云康. 1996
[13]广亲和品种参与下籼粳稻间数量性状相关遗传力研究. 谭震波,阴国大,方文,熊洪. 1991
[14]籼粳稻的花时对乙烯利调控的响应及其敏感性差异. 闫志强,徐海,宫彦龙,夏原野,马作斌,徐正进. 2015
[15]云南地方籼粳稻稻瘟病抗性和农艺性状差异分析及优异稻种筛选. 杨楠,陈恺茜,杨勤忠,唐文强,张文龙,何平,杨暮英,李勇成,韩光煜. 2021
[16]云南不同亚种优质稻蒸煮食味品质及RVA谱特征值分析. 浦秋红,李婷婷,王明艳,刘慰华,邹茜,苏振喜,陈越. 2023
[17]不同类型水稻杂交组合的花药培养力差异成因初探. 张尧忠,杜彬,贺庆瑞,陈秀华. 1992
[18]水稻种子含钾量的基因型差异. 刘国栋,刘更另. 1997
[19]粳稻和籼稻愈伤诱导及分化期间生理代谢差异. 张湘玲,宋红苗,陶跃之. 2010
[20]稻文化的再思考(7)——稻的起源、分化和传播. 庞乾林,魏兴华,林海,王志刚,王磊.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珙桐叶绿体基因组同义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分析
作者:罗永坚;王茹;赵仁菲;卢新雄;尹广鹍;邓志军
关键词:珙桐;同义密码子偏好性;最优密码子;叶绿体基因组;氨基酸
-
内蒙古143份冰草属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分析与综合评价
作者:李鸿雁;李悦煊;李俊;武自念;黄帆;朱琳;郭茂伟;李志勇;辛霞
关键词:冰草属;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
-
南瓜砧木嫁接对黄瓜品种DUS测试基本性状和果实品质指标的影响
作者:付深造;任君;王鑫;王宁宁;房建;徐东辉;杨坤
关键词:黄瓜;嫁接;DUS测试;性状;果实品质
-
种质圃作物种质资源安全保存策略与实践
作者:卢新雄;王力荣;辛霞;尹广鹍;张金梅;陈晓玲;何娟娟;刘运霞
关键词:作物种质资源;种质圃;保存策略;安全保存
-
生石灰对蜜柚果园强酸性土壤化学性质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作者:陈红梅;钱笑杰;赵琳;陈晓玲;李清华;黄双勇;王飞;易志刚
关键词:生石灰;酸性土壤;土壤pH;细菌群落
-
国家作物种质库资源长期安全保存进展
作者:辛霞;尹广鹍;何娟娟;卢新雄
关键词:作物种质资源;安全保存;异位保存;种子保存
-
水杉叶绿体基因组同义密码子使用偏好性
作者:王茹;罗永坚;刘相泉;卢新雄;尹广鹍;邓志军
关键词:水杉;叶绿体基因组;同义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碱基组成;自然选择;最优密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