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玉米秸秆还田秋施肥生态效应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怀平

作者: 周怀平;杨治平;关春林;李红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旱地玉米;秸秆还田秋施肥;生态效应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ISSN: 1671-3990

年卷期: 2005 年 13 卷 01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长期定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旱地玉米秸秆还田秋施肥具有显著增产效果 ,10年累计玉米籽粒增产12 10~ 17 2 7t/hm2 ,增幅达 2 5 5 9%~ 36 5 2 % ;玉米秸秆增加 5 9~ 13 3t/hm2 ,为秸秆还田提供了充足的有机肥源。秸秆还田秋施肥可起到秋保春墒的作用 ,苗全苗壮 ,养分充分得到有效利用 ,且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繁殖 ,促进秸秆等有机物料腐解 ,对提高矿质营养元素有效性 ,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有显著作用。

分类号: S141.4

  • 相关文献

[1]旱地玉米不同种植方式生态效应初报——玉米膜外侧晚播栽培技术. 张喜文,李洪,王清水,孙万荣,梁士孝,李彦文,程宏莲. 1993

[2]高寒区旱地玉米不同覆盖方式的生态效应. 张喜文,王桂兰,黄明镜,郭书奇. 2000

[3]旱农区秸秆还田秋施肥对春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杨治平,周怀平,李红梅. 2001

[4]长期秸秆还田秋施肥对褐土微生物碳、氮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贾伟,周怀平,解文艳,关春林,郜春花,石彦琴. 2008

[5]不同覆膜方式对旱地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雷雨田,彭立强,王欣欣,唐超,路耿新,任永峰,张三粉. 2015

[6]保墒减蒸技术对半干旱地区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杜江洪,景振举,郑伟,霍剑锋,孟繁盛,慈艳华,王学梅,毕晓秀. 2016

[7]辽西半干旱区旱地玉米微集水栽培技术研究. 张景会,杨久廷,肖继兵,孙占祥,张玉龙,侯志研. 2009

[8]旱地玉米秸秆还田秋施肥的增产培肥效应. 杨治平,周怀平,李红梅,王久志,马玉珍. 1999

[9]品种、密度与覆膜方式对旱地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尚中,樊廷录,赵刚,王磊,党翼,张建军,唐小明,王淑英. 2017

[10]施用畜禽粪肥对旱地玉米生产力的影响. 周静,籍增顺,李永平,史向远,张晓晨. 2012

[11]晋东南旱地玉米"产量-施肥"多元回归模型及其应用分析. 张乃生,刘杰,韩国彪. 1989

[12]施肥和降水年型对旱地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周怀平,杨治平,李红梅,关春林. 2003

[13]冷凉区旱地玉米保护性耕作土壤环境及产量效应研究. 张冬梅,姜春霞,张伟,王晓娟,刘化涛,杨柯,闫六英,刘恩科,翟广谦. 2018

[14]晋中盆地旱地玉米穗期形态指标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刘化涛,黄明镜,黄学芳,池宝亮,马姣. 2015

[15]旱地玉米等雨晚播技术的农业气候原理. 邓根云,聂景芳,史福海,秦金生. 1988

[16]旱地玉米抗旱覆膜方式研究. 李尚中,樊廷录,王勇,唐小明,王立明. 2009

[17]不同种植密度对旱地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史向远,周静,张晓晨,李永平,籍增顺. 2012

[18]早熟区不同播期旱地玉米产量对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的响应. 张冬梅,张伟,刘恩科,姜春霞,陈琼,韩彦龙,黄学芳,刘化涛,赵聪,池宝亮. 2013

[19]不同耕作措施对旱地玉米生长环境及产量的影响. 周静,史向远,李永平,张晓晨. 2016

[20]保水剂对旱地玉米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李海金,刘恩科,张冬梅,韩彦龙.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