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RISAT花生微核心种质青枯病抗性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吕建伟

作者: 吕建伟;姜慧芳;任小平;张晓杰;廖伯寿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花生;核心种质;遗传多样性;青枯病;SSR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0 年 26 卷 10 期

页码: 47-5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通过对ICRISAT花生微核心种质155份材料青枯病的抗性鉴定,研究利用核心种质发掘抗青枯病材料的有效性,并研究抗病种质的遗传多样性。通过抗青枯病鉴定,获得ICG9249和ICG12625两份抗青枯病材料,其平均抗性达到了91.7%。与中国核心高抗5份种质共同作为材料,以SSR技术对其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在选用的58对SSR引物中,24对引物能扩增出稳定的多态性条带,这些引物能在抗青枯病花生种质基因组DNA中扩增出2~7个DNA片段。结果表明,7份抗青枯病种质的遗传距离为0.17~0.71,平均为0.49。其中ICG12625和撮豆、富川大花生的遗传距离最大(0.71),嵊县小红毛和富川大花生的遗传距离最小(0.17)。经过统计,两两品种之间遗传距离达0.50以上的有12个组合,说明了这些抗青枯病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根据DNA扩增结果,绘制了抗青枯病种质的指纹图谱,明确了其SSR分子特性。通过聚类分析结果和植物学性状调查结果显示,两份ICRISAT微核心种质材料与中国核心种质距离较远,且具有优良的植物学性状。因此,ICRISAT微核心种质青枯病抗性材料的发掘对扩宽中国花生青枯病抗性育种的遗传基础极有很高的理论应用价值,为花生抗青枯病材料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分类号: S565.2

  • 相关文献

[1]中国花生小核心种质与ICRISAT微核心种质的SSR遗传多样性比较. 姜慧芳,任小平,张晓杰,黄家权,雷永,晏立英,廖伯寿,Hari D UPADHYAYA,Corley C HOLBROOK. 2010

[2]SSR标记与花生青枯病、锈病抗性的相关性研究. 洪彦彬,温世杰,钟旎,李杏瑜,朱方何,梁炫强. 2011

[3]山葡萄核心种质初步构建. 温景辉,申海林,邹利人,陈蕾,刘洪章. 2011

[4]基于SSR标记构建燕山板栗核心种质. 张馨方,张树航,李颖,郭燕,王广鹏. 2021

[5]大豆核心种质和微核心种质的构建、验证与研究进展. 邱丽娟,李英慧,关荣霞,刘章雄,王丽侠,常汝镇. 2009

[6]ICRISAT花生微核心种质资源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任小平,张晓杰,廖伯寿,雷永,黄家权,陈玉宁,姜慧芳. 2010

[7]基于SSR荧光标记构建板栗品种(系)核心种质群. 刘松,聂兴华,李伊然,刘海涛,张卿,王雪峰,田寿乐,曹庆芹,秦岭,邢宇. 2023

[8]国内外蚕豆核心种质SSR遗传多样性对比及微核心种质构建. 姜俊烨,杨涛,王芳,方俐,仲伟文,关建平,宗绪晓. 2014

[9]中国花生小核心种质的SSR遗传多样性. 姜慧芳,任小平,张晓杰,黄家权,廖伯寿. 2009

[10]老芒麦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核心种质构建. 闫伟红,马玉宝,张晶然,王凯,孟庆伟. 2016

[11]老芒麦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核心种质构建. 闫伟红,马玉宝,张晶然,王凯,孟庆伟. 2017

[12]国外栽培豌豆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核心种质构建. 宗绪晓,关建平,王述民,刘庆昌,Robert R Redden,Rebecca Ford. 2008

[13]青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与核心种质群体的构建. 原红军,曾兴权,徐其君,王玉林,扎桑,尼玛扎西. 2018

[14]广西邕宁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种群遗传多样性及核心种质构建研究. 陈淼,刘驰,黄金艳,马增凤,陈英之,张树林,杨新庆,黄大辉,李丹婷,刘丕庆,李容柏. 2008

[15]不同产区花生青枯病菌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何炼,蒋秋平,曾华兰,叶鹏盛,韦树谷,黄玲,代顺冬. 2018

[16]基于花生感官品质的核心种质资源构建. 于树涛,孙泓希,任亮,尤淑丽,王虹,于洪波,徐千惠,王传堂. 2020

[17]中国花生核心种质中高油酸材料的分布和遗传多样性. 任小平,廖伯寿,张晓杰,雷永,黄家权,晏立英,陈玉宁,姜慧芳. 2011

[18]基于形态学性状和SSR标记的花生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特异性鉴定. 刘洪,徐振江,饶得花,鲁清,李少雄,刘海燕,陈小平,梁炫强,洪彦彬. 2019

[19]花生SSR分子标记的开发与利用. 王金彦,杨庆利,禹山林. 2009

[20]33个育成花生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胡晓辉,吴兰荣,苗华荣,石运庆,崔凤高,陈静.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