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烟酸甲酯/α-环糊精微胶囊制备及其对蓟马的引诱效果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艺欣

作者: 陈艺欣;林硕;田厚军;林凌鸿;李恒;陈勇;魏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α-环糊精;异烟酸甲酯;微胶囊;释放动力学;蓟马;引诱效果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1 期

页码: 193-20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制环境友好型和可控释放的蓟马信息化合物新剂型,通过饱和溶液搅拌法制备异烟酸甲酯/α-环糊精微胶囊,采用L9(34)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包埋条件,通过红外光谱、X-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微胶囊结构进行分析,探讨微胶囊的释放动力学,并应用于田间大棚诱集蓟马明确其引诱效果。结果显示,微胶囊最佳包埋条件是温度为40℃、搅拌速率为800 r/min、芯壁质量比为0.3∶1.0、反应时间为3 h,该条件下的包埋率为53.16%;制备的微胶囊呈球状结构,分散均匀;微胶囊释放动力学符合Korsmeyer-Peppas模型,其释放机制由Fickian扩散控制。微胶囊诱集瓜蓟马Thrips palmi的平均数量达到475.5只/板,分别是对照和异烟酸甲酯原药诱集数量的2.58倍和1.96倍,,说明微胶囊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持效期和引诱效果。表明蓟马引诱剂微胶囊化可提高其稳定性和持久性,可用于昆虫信息素缓释载体产品研发。

分类号: S433.89%TQ450.6

  • 相关文献

[1]响应面分析法优化α-环糊精的酶转化工艺. 陈晓彤,黄立萍,孙谧,郝建华. 2018

[2]氟乐灵微球的制备及其控释效果研究. 钱坤,彭鑫亚,薛霏,谷安宇,李小林,徐雨然,胡月,蓝月,赵恒科,何林. 2017

[3]长期施用化肥和稻草对红壤性水稻土非交换性钾释放动力学的影响. 郑圣先,聂军,谢坚,鲁艳红,杨曾平. 2011

[4]控释肥料养分释放动力学及其机理研究 第1报 温度对包膜型控释肥料养分释放的影响. 肖剑,易国英. 2002

[5]华北大黑鳃金龟植物源引诱剂配方筛选及引诱效果. 李晓峰,曹雅忠,尹姣,张帅,李金桥,李克斌. 2020

[6]黄板对棉田美洲斑潜蝇的诱集效果研究. 林珠凤,张志林,吉训聪,陈绵才. 2015

[7]粘虫雌蛾性信息素特征成分鉴定及其不同配比的室内引诱效果. 张蕾,程云霞,罗礼智,江幸福,李柯. 2017

[8]多种物质对柑桔大实蝇的电生理活性及田间引诱效果评价. 宫庆涛,赵志模,孙瑞红,何林,肖伟,李素红. 2014

[9]红叶石楠诱控花生田金龟甲优势种的效果研究. 曲春娟,蒋相国,杜龙,姜晓静,鞠倩,李晓,曲明静. 2024

[10]异色瓢虫引诱剂配方筛选及其大田引诱效果. 曲明静,晏方勤,姜晓静,修明霞,孙文秀,李晓. 2023

[11]贵州省茶园蓟马类害虫的研究概况. 吕召云,周玉锋,孟泽洪. 2013

[12]紫花苜蓿蓟马的空间格局分析(英文). 赵丽丽,王普昶,刘玉良,陈彦希. 2011

[13]贵州地道中药材半夏蓟马田间消长动态及防治技术. 李德友,曾令祥. 2009

[14]江苏省句容市草莓大棚冬前小型昆虫发生规律. 肖婷,狄华涛,杨敬辉,庄义庆. 2015

[15]多杀霉素与苦参碱复配对草莓蓟马的毒力测定与田间防效. 吉沐祥,吴祥,肖婷,姚克兵,杨敬辉,李保同. 2013

[16]不同药剂对芦笋蓟马的毒力和田间应用效果评价. 庄占兴,高德良,徐德坤,胡尊纪,宋化稳,庄治国. 2019

[17]棕榈蓟马(Thrips palmi)对不同颜色粘卡的嗜好及其蓝色粘卡诱虫…. 陈华平,贝亚维. 1997

[18]云南省烟田蓟马种类和分布调查. 杨真,谢永辉,张宏瑞,吕要斌,李正跃. 2016

[19]5种生物农药对温室辣椒蓟马的田间药效评价. 白小军,王晓箐,侍梅,张晓琴,杜玉宁. 2014

[20]天津地区蔬菜蓟马种类调查研究. 胡霞,谷希树,白义川,徐维红,刘佰明,许静杨.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