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对施氏鲟幼鱼摄食、生长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白海文

作者: 白海文;张颖;李雪;孙大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施氏鲟;温度;摄食;生长;消化酶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12 年 19 卷 05 期

页码: 799-80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不同养殖温度(15℃、18℃、21℃、24℃、27℃)对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摄食、生长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24℃范围内,幼鱼的特定生长率(SGR)和相对增重率(RWG)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P<0.05),均在24℃时达到最高值;随着温度升高,其饵料系数(FC)先降低后升高(P<0.05),且在24℃时达到最小值;此外,摄食率(FR)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其不同温度组的生长速度由高到低依次为24℃、21℃、27℃、18℃、15℃组。温度对幼鱼前肠蛋白酶活性影响显著,24℃组和27℃组前肠的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15℃组(P<0.05),而温度对中肠和后肠蛋白酶活性则无显著性影响(P>0.05);温度对幼鱼肠道脂肪酶活性无显著性影响(P>0.05),各温度组前肠脂肪酶活性均高于中肠和后肠;温度对幼鱼肠道淀粉酶活性无显著性影响(P>0.05)。综合以上结果认为,施氏鲟幼鱼快速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1~24℃,在此温度范围内施氏鲟幼鱼可获得最大生长率和存活率。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温度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生长、摄食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周泽湘,范文浩,方刘,阮国良,郭小泽,刘昕,郑维友. 2021

[2]温度对点篮子鱼幼鱼生长、摄食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刘鉴毅,宋志明,王妤,庄平,章龙珍. 2015

[3]温度对达氏鳇、施氏鲟及其正反杂交种生长的影响. 宋聃,张颖,吴文化,刘晓勇,曲秋芝,孙大江. 2017

[4]水温对施氏鲟、小体鲟和西伯利亚鲟幼鱼生长的影响. 麦丽开,刘晓勇,潘鹏,孙大江. 2014

[5]饲料中添加肌醇对施氏鲟消化生理的影响. 张树泽,王常安,陆绍霞,刘思源,王亚玲,刘红柏,杨雨虹,徐奇友. 2022

[6]不同变温幅度对施氏鲟幼鱼消化酶、代谢酶及抗氧化酶活性影响. 李晋南,赵志刚,徐奇友,罗亮,王常安,王连生. 2016

[7]施氏鲟消化酶的分布及几种诱食剂对其活性的影响. 畅雅萍,徐奇友,王常安,张勇. 2010

[8]温度和摄食对哲罗鱼幼鱼排氨率的研究. 王占全,王丽,贺杰,王建,周云,杨贵强. 2014

[9]拉萨白鸡雏鸡行为学初步观察. 马雪英. 2015

[10]三疣梭子蟹幼蟹的摄食和碳收支. 王俊,姜祖辉,陈瑞盛,张波,唐启升. 2004

[11]温度和摄食对溪红点鲑幼鱼呼吸代谢的影响. 杨贵强,徐绍刚,王跃智,王占全,张永旺. 2009

[12]施氏鲟的性腺分化及养殖水温对其性腺分化的影响. 张颖,孙慧武,刘晓勇,孙大江,曲秋芝. 2012

[13]不同温度下雌激素对施氏鲟早期性腺发育及血清性激素的影响. 张颖,孙大江,曲秋芝,刘海金. 2011

[14]电麻醉与化学麻醉对施氏鲟幼鱼麻醉效果的比较. 徐滨,庄平,章龙珍,冯广朋,石小涛,陈丽慧. 2008

[15]周期性断食对皱纹盘鲍生长、摄食、排粪和血细胞组成的影响. 任黎华,张继红,王文琪,杜美荣,张明亮,高亚平,吴桃. 2012

[16]高盐胁迫对黄河口四角蛤蜊摄食与生长的影响. 孙雪梅,陈碧鹃,高萍,夏斌,崔正国,孙慧玲. 2012

[17]摄食促进物质对许氏平鲉摄食和生长的影响. 常青,关长涛,梁萌青,曹宝祥,刘宁,姜泽明,刘晓静. 2009

[18]几种氨基酸对日本鳗鲡摄食、消化和生长的影响. 唐丽花,王广军,余德光,谢骏. 2009

[19]摄食促进物质对许氏平鲇摄食和生长的影响. 常青,关长涛,梁萌青,曹宝祥,刘宁,姜泽明,刘晓静. 2009

[20]黄渤海蓝点马鲛繁殖群体渔业生物学特征研究. 牟秀霞,张弛,张崇良,徐宾铎,薛莹,田永军,任一平.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