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盐土地力提升与土著微生物协同促生应用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裘高扬

作者: 裘高扬;徐君言;马宁;郭彬;林义成;刘琛;傅庆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土壤盐渍化;微生物生物量碳;沸石;三磷酸腺苷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科学

ISSN: 0528-9017

年卷期: 2022 年 63 卷 006 期

页码: 1169-1173

摘要: 采用田间试验,通过沸石、 有机肥的单施和混施,并结合泡田洗盐措施,研究其对滨海盐土土壤肥力、 水稻产量、 土著微生物数量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每667 m2施用沸石粉250 kg和有机肥500 kg,土壤有机质、 全氮和速效养分均显著提高,土壤pH值下降0.49个单位,土壤全盐含量降低42.2%,水稻实产增加11%.同时,施用该调理剂显著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和微生物三磷酸腺苷的浓度.

分类号: S156

  • 相关文献

[1]干旱胁迫下调节ATP的含量对提高转玉米C_4型pepc水稻光合速率的影响. 霍垲,陆巍,李霞. 2015

[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几种热带水果ATP、ADP和AMP含量. 莫亿伟,金文龙,刘锴栋. 2013

[3]avUCP基因与日粮能量水平对鸡骨骼肌ATP含量的影响. 王润平,张宏福,仲明,唐湘方,瞿红侠. 2007

[4]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巴西橡胶树胶乳再生过程中的ATP、ADP和AMP代谢变化. 仇键,魏芳,杨文凤,刘实忠,罗世巧,校现周. 2012

[5]宰后羊肉中环腺苷酸依赖蛋白激酶活性变化和影响因子研究. 宋旭博,摆玉蔷,王振宇,李欣,侯成立,方菲,余群力,张德权. 2023

[6]棉花种子萌发期耐盐机理初探. 王宁,霍飞超,张逸彬,石建斌,许庆华,严根土,刘晓红. 2023

[7]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苜蓿茬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马效国,樊丽琴,陆妮,沈禹颖. 2005

[8]高寒草甸不同群落类型土壤碳分布与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关系. 王长庭,龙瑞军,刘伟,王启兰,张莉,吴鹏飞. 2010

[9]长期免耕秸秆还田对寒地土壤有机碳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蔡丽君,张敬涛,刘婧琦,盖志佳,郭震华,赵桂范. 2021

[10]长期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肥力及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 胡诚,曹志平,罗艳蕊,马永良. 2007

[11]生物炭对茶园土壤CO_2和N_2O排放量及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胡雲飞,李荣林,杨亦扬. 2015

[12]不同耕作及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杨冰,孟祥海,王佰成,王文慧,时新瑞,徐德海,张帅,张星哲. 2024

[13]长期冬种绿肥改变红壤稻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特性. 高嵩涓,曹卫东,白金顺,高菊生,黄晶. 2015

[14]施肥对黑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作用研究. 王晶,解宏图,张旭东,朱平,王陆玲. 2004

[15]呼伦贝尔草原土壤养分及生物学特性对氮沉降的响应. 朱莹,李焕茹,庾强,陈晓冬,魏锴,雒文涛,陈振华,陈利军. 2018

[16]竹豆间种对柑橘园土壤化学性质及微生物碳源代谢特征的影响. 马昕伶,秦文婧,刘凯,刘佳,樊剑波,李忠佩,陈晓芬,吴萌,江春玉,刘凯丽,武志峰,刘明. 2021

[17]黄壤稻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磷对长期不同施肥的响应. 李渝,刘彦伶,白怡婧,张雅蓉,黄兴成,张文安,蒋太明. 2019

[18]基于不同施肥模式添加生物炭后菜地土壤CO2释放特征及不同形态碳含量变化. 魏雪勤,孙楠,张旭博,张崇玉,王道龙,申华平. 2016

[19]基于不同施肥模式添加生物炭后菜地土壤CO_2释放特征及不同形态碳含量变化. 魏雪勤,孙楠,张旭博,张崇玉,王道龙,申华平. 2016

[20]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红壤性水稻土微生物生物量和有机质结构的影响. 蓝贤瑾,刘益仁,侯红乾,吕真真,冀建华,冯兆滨,刘秀梅.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