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抗虫棉sGK9708与不同类型品种杂种的遗传及优势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杜雄明

作者: 杜雄明;周忠丽;潘兆娥;庞保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常规棉;优质棉;转Bt基因棉;彩色棉;遗传效应;杂种优势

期刊名称: 棉花学报

ISSN: 1002-7807

年卷期: 2003 年 15 卷 06 期

页码: 323-32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转基因抗虫棉sGK9708与7个常规棉、7个优质棉、8个转Bt基因抗虫棉和6个彩色棉品系分别配制杂交组合,对其性状的遗传效应和杂种优势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常规棉、优质棉和转基因抗虫棉类型的子棉产量以显性效应为主,加性效应也起较大作用,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加性效应。(2)彩色棉类型的子棉产量性状以加性效应起主导作用,纤维品质等性状的遗传变异受显性和加性效应共同控制。(3)转基因抗虫棉类型的衣分和铃重具有极显著的显性效应,常规棉类型以加性效应为主导,优质棉和彩色棉类型由加性和显性效应共同决定。(4)彩色棉类型的子棉产量性状具有负向群体超亲优势,纤维长度和强度具有一定的正向群体超亲优势。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陆地棉不同群体主要性状的遗传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杜雄明,周忠丽,潘兆娥,庞保印. 2004

[2]陆地棉种质间的杂种优势与配合力分析. 李吉莲,邓福军,宁新柱,林海. 2008

[3]彩色棉与常规棉种质间F_1杂种优势分析. 李吉莲,宁新柱,林海. 2009

[4]彩色棉与白色陆地棉和海岛棉的杂种优势差异. 周忠丽,贾银华,潘兆娥,何守朴,庞保印,王立如,杜雄明. 2010

[5]绿盲蝽危害后转Bt基因棉花嫩叶的几个生理指标变化特征分析. 刘昱,张培通,陈兵林,郭文琦,张恒友. 2013

[6]转Bt基因棉与棉田绿盲蝽趋性有关的生理特征分析. 刘昱,张培通,陈兵林,郭文琦. 2012

[7]新疆地区转Bt基因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消长规律的初步研究. 宁新柱,宋庆平,孔宪辉,陈红,孟建文,何玉疆,张松林. 2001

[8]转Bt基因棉与常规棉的棉铃虫发生特点. 王惠哲,赵立,王永,魏国树,魏长栓. 2005

[9]阿拉尔垦区常规棉与F_2杂交棉产量纤维品质性状比较研究. 徐鹏,徐鹏,万素梅,张勇,陈国栋,李亚兵,艾尼玩尔·黑里力,汪志强,胡守林. 2019

[10]我国彩色棉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建议. 刘勤红,刘任重,王淑艳,张军,王芙蓉,李素英. 2004

[11]彩色棉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研究. 张美冬,詹先进,蓝家样,张兴中,陈全求,黄云. 2009

[12]早熟陆地棉与转Bt基因棉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 王旭文,刘丽,孔宪辉,王娟,余渝. 2020

[13]转Bt基因棉杂交组合性状优势及遗传差异分析. 崔瑞敏,王兆晓,耿军义,刘存敬,刘素恩,史立强,黎鸿慧,闫芳教,张香云. 2003

[14]转Bt基因棉杂种优势及性状配合力研究. 靖深蓉,郭立平,袁有禄,王海林. 2000

[15]甜菜根形及经济性状的遗传分析. 李文,王晓东. 1993

[16]新质源(CMS-FA)杂交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分析. 王洪飞,王乃元,李毓,梁康迳,仇秀丽,周卫营. 2010

[17]甘蓝型油菜二系杂交种在不同生态区遗传效应及优势表现. 关周博,董育红,张耀文,王学芳,韦世豪,郑磊,田建华,李殿荣. 2016

[18]柞蚕茧质性状的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分析. 徐亮,吴艳,刘凤云,孟宪民,戚俐,焦阳,宿桂梅,车明秋. 2011

[19]不同播深环境下玉米耐深播性状杂种优势及遗传效应解析. 钟源,赵小强,李文丽,张丹,周文期. 2021

[20]红花双列杂交后代羟基黄色素A含量的遗传效应分析. 梁慧珍,许兰杰,余永亮,谭政委,杨红旗,董薇,李磊,李春明,刘新梅,张收良.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