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杆菌介导的棕色棉胚珠离体培养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丁一

作者: 丁一;丁一;耿晓丽;何守朴;潘兆娥;贾银华;王立如;吴立强;杜雄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棕色棉;胚珠;农杆菌介导法;遗传转化;离体培养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1 期

页码: 218-22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以棕色棉品种‘棕1-61’为受体材料,以茁-葡萄糖苷酸酶基因(GUS)为报告基因,探索农杆菌介导离体培养胚珠的遗传转化条件。结果表明最适合的遗传转化条件是:1 DPA胚珠预培养4 d后,用针头进行扎孔处理形成伤口,在OD600为0.6~0.8的农杆菌菌液中侵染3 min,22℃黑暗条件下共培养20 h后转移至含500 mg/L卡那霉素的BT培养基上进行暗培养。GUS染色结果发现,暗培养20 d的胚珠和30 d的纤维上均有染色,证明GUS报告基因转化成功。进一步将目的基因Gh UFGT构建RNAi载体并进行转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转基因阳性胚珠中Gh UFGT基因的表达量与对照相比显著下降。该实验为研究纤维发育和色泽相关基因的功能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遗传转化方法。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花生属中花生组与拟直立型组种间杂交研究. 张新友,刘恩生,殷冬梅. 1999

[2]大花萱草与黄花菜杂交亲和性及其幼胚离体培养. 祝朋芳,张利欣,刘莉. 2008

[3]花生胚珠离体培养的初步研究. 梁炫强,郑广柔,罗葆兴. 1990

[4]枣离体授粉及胚珠培养初探. 郝慧,李登科,金竹萍,王永康,郝建平. 2005

[5]葫芦科作物未受精子房和胚珠离体培养研究进展. 荣文娟,朱迎春,孙德玺,邓云,刘君璞. 2015

[6]农杆菌介导的汉麻遗传转化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赵越,魏国江,潘冬梅,韩承伟,韩喜财,徐磊. 2015

[7]葡萄砧木5BB超声波辅助农杆菌介导法遗传转化的条件. 李金凤,陶建敏,糜林,李国平,章镇. 2009

[8]农杆菌介导棉花遗传转化的影响因素. 李静,张换样,朱永红,吴慎杰,焦改丽. 2020

[9]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抗草甘膦基因转入玉米自交系H99的研究. 韩平安,吴新荣,孙瑞芬,石海波,薛春雷,常悦,唐宽刚,梁亚晖,任芹勇,李晓东. 2020

[10]A/O型FMDV多抗原表位融合基因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化柱花草的研究. 肖旭倩,胡正龙,沈文涛,言普,王冬梅,周鹏. 2018

[11]甜菜SBPase基因的遗传转化. 韩平安,孙瑞芬,唐宽刚,常悦,王良,金晓蕾,梁亚晖,李晓东,吴新荣. 2022

[12]关于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标准的探讨. 李春红,焦占力,张海东. 2015

[13]金刚砂辅助农杆菌转化狗尾草种子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赵辉,郭静远,孔华,郭安平. 2017

[14]基于农杆菌介导法将CP4-EPSPS基因转入玉米自交系B73的研究. 韩平安,常悦,唐宽刚,李晓东,王力伟,梁亚晖,杨静,石海波,吴新荣. 2023

[15]农杆菌介导法马铃薯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 杨永智. 2013

[16]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宁夏水稻的研究. 孙建昌,马静,何玉科,陈耀锋. 2009

[17]农杆菌介导大豆遗传转化的影响因素. 李茂福,李睿,傅永福,赵德刚. 2006

[18]高粱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朱莉,郎志宏,李桂英,黃大昉. 2011

[19]食用菌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郭丽琼,陈守才,林俊芳. 2001

[20]天麻抗真菌蛋白GAFP基因转化油葵的研究. 胡文冉,黄乐平,孟庆玉,危晓薇,黄全生.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