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与有机氮替代对滨海盐土莴笋产量和土壤性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宁
作者: 马宁;徐君言;刘琛;郭彬;傅庆林;林义成;裘高扬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莴笋;有机肥替代;滨海盐土;灌溉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科学
ISSN: 0528-9017
年卷期: 2022 年 63 卷 006 期
页码: 1150-1153
摘要: 滨海盐土是潜在的后备耕地资源,其合理开发利用对增补耕地资源、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大棚莴笋为对象,研究灌溉和氮肥有机替代对滨海盐土莴笋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灌溉和有机肥替代均能提高莴笋的产量,其中灌溉+有机肥替代50%化肥氮处理增产23.88%,灌溉+常规施肥处理增产15.77%.与不施肥对照相比,灌溉+有机肥替代处理下莴笋茎粗显著增加,而株高和叶绿素SPAD值没有显著差异.灌溉+有机肥替代处理土壤pH和盐分含量均有明显下降,而土壤有机质、 全氮和碱解氮的含量均有显著增加.因此,灌溉+氮肥有机替代可以明显缓解滨海盐碱土的土壤盐渍化,显著增加莴笋的产量,提高土壤肥力.
分类号: S153
- 相关文献
[1]灌溉不同水质条件下滨海盐土脱盐动态的研究. 张余良,王正祥,廉晓娟,贺宏达,王艳,宿晓东,郭富常,黄明达. 2010
[2]沿海滩地养鱼改土培肥效果研究. 常志州,严少华,张振华,罗以筛. 1991
[3]滨海盐土灌水脱盐动态的土壤质地和水质差异性研究. 张余良,王正祥,廉晓娟,贺宏达,王艳,宿晓东,郭富常,黄明达,屈晓芳. 2010
[4]滨海盐土菊芋高产栽培技术. 邓晔. 2013
[5]牧草对改良滨海盐土的效果及其利用效益. 陆炳章,许慰睽,周春霖. 1993
[6]碱蓬在江苏沿海地区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王凯,王景宏,洪立洲,王茂文,左文慧,丁海蓉. 2009
[7]有机物料改良滨海盐土的根限交换性阳离子效应. 吴龙华,叶静. 1996
[8]耐盐蔬菜三角叶滨藜的引种和栽培研究. 王凯,尹金来,周春霖,洪立洲,丁金海,王茂文. 2001
[9]沿海滩涂野生叶用芥菜的耐盐性及利用潜力. 崔世友,张蛟蛟. 2014
[10]不同改良措施对滨海盐土理化性状的影响. 王艳,廉晓娟,王正祥,张余良,杨军. 2015
[11]PCET技术在沿海防护林建设中的应用及效果. 毛建华,刘太祥,刘洪庆. 2010
[12]盐分和水分对滨海盐土微生物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郑智,刘琛,傅庆林,郭彬,林义成,丁能飞. 2015
[13]不同灌水方式淋洗下滨海盐土的水盐运移特征. 王艳,吴勇,廉晓娟,王正祥,张余良,贺宏达. 2012
[14]微咸水淋洗重壤质滨海盐土的盐分变化研究. 廉晓娟,李明悦,王艳,张余良,王立艳,王正祥. 2011
[15]不同调控材料对滨海盐土快速脱盐效果研究. 肖辉,王立艳,程文娟,赵杰,潘洁,陆文龙. 2016
[16]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滨海盐土改良与绿化创新技术. 毛建华,王正祥,刘太祥,马履一,刘洪庆. 2009
[17]天津滨海东丽湖地区改土绿化的对策及措施. 毛建华,刘太祥. 2008
[18]滨海盐土肥盐耦合对水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俞海平,郭彬,傅庆林,丁能飞,刘琛,林义成. 2016
[19]富钙水淋洗与改良剂结合对滨海盐土的改良效果. 廉晓娟,王正祥,张余良,王艳,李明悦,贺宏达. 2011
[20]重盐碱地改良技术研究. 牛景,张广云,刑东,孙海波,邹美智,梁永书.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甜荞种质资源抗倒性评价及鉴定指标筛选
作者:贾瑞玲;赵小琴;陈富;刘彦明;南铭;马宁;张娟宁;陈丽萍;向达兵;刘军秀
关键词:甜荞;旱作区;茎秆;抗倒性;综合评价
-
悬浮物对海洋生物生态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作者:汪金明;马宁;范丽丽;袁立来;张洪玉
关键词:悬浮物;海洋生物;急性毒性;海上施工;生态毒性效应
-
不同钝化产品对水稻生产中镉、铅、砷的钝化效果
作者:杨西帆;郭彬;裘高扬;刘俊丽;童文彬;杨海峻;祝伟东;毛聪妍
关键词:水稻;重金属;钝化剂;碳酸钙
-
富含α-亚麻酸的中长链脂肪酸结构脂的酶法合成与理化性质分析
作者:陈福妮;刘琛;王卫飞;钟赛意;王思远;穆利霞;廖森泰;邹宇晓
关键词:中长链脂肪酸结构脂;α-亚麻酸;酶法合成;氧化稳定性
-
蒙脱石、高岭石与玄武岩对土壤碳固存的影响
作者:徐君言;裘高扬;刘俊丽;郭彬;李华;陈晓冬;王鸢;傅庆林
关键词:玄武岩风化;黏土矿物;土壤有机碳;土壤无机碳
-
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研究阿司匹林丁香酚酯对大鼠代谢的影响
作者:陶琦;范丽萍;过海天;马宁;刘希望;杨亚军;李剑勇
关键词:阿司匹林丁香酚酯(AEE);粪便;尿液;代谢组学;UPLC-QTOF-MS/MS
-
益生菌对黄曲霉毒素B1的降解作用及其在家禽生产上的应用
作者:刘蓓;肖雅清;马宁;翟向和;刘明超;孟凯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B1;益生菌;解毒机制;家禽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