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家蚕原种的产卵规律及产卵量差异比较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继芬

作者: 杨继芬;范永慧;杨大平;廖鹏飞;刘位芬;欧秀华;朱红涛;杨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家蚕;盛产卵时期;产卵量;产卵规律

期刊名称: 山东农业科学

ISSN: 1001-4942

年卷期: 2017 年 11 期

页码: 127-130

摘要: 为蚕种保护及人工孵化提供准确的浸酸适期和入库冷藏时间,提高蚕卵卵质和孵化率,调查了云南现行家蚕品种芙蓉·932、湘晖·7532、菁松、皓月、云蚕7、云蚕8的12个原种母蛾拆对后产卵量和卵质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同一时间段内,不同家蚕原种的产卵量及卵质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皓月A×B综合表现较好,平均产卵量为441.31粒/蛾,不良卵比例为2.61%,芙蓉×932个体间产卵量差异大,平均产卵量为355.47粒/蛾,不良卵达总产卵量的43.2%,在所调查的12个家蚕原种中综合表现最差;不同家蚕原种的盛产卵时期与产卵速度略有差异,除云蚕8B×A外,盛产卵时期主要集中在投蛾后第1~6 h,超过80%的总产卵量集中在1~9 h。云蚕7A×B产卵速度最快,投蛾后1 h即达到产卵高峰,且5 h内产卵量达总产卵量的80%以上,云蚕8B×A产卵高峰期为投蛾后第8 h,在10 h总产卵量超过80%,产卵速度最慢。在蚕种繁育过程中宜根据不同品种的不同产卵规律对交配、袋蛾、浸酸适期和入库适期等技术采取相应的处理。

分类号: S882

  • 相关文献

[1]芙蓉和932等12个家蚕原原种母蛾的产卵规律调查分析. 范永慧,杨大平,黄有存,欧秀华,刘位芬,杨继芬. 2016

[2]不同饲育方式对家蚕产卵量及卵黄蛋白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李琼艳,范永慧,李继娅,廖鹏飞,刘敏. 2023

[3]普种繁育系数低的人为因素及改进措施. 杨建设,祁兴良,黄振涛. 2019

[4]家蚕产卵量遗传机理及其效应的解析. 徐卫华,张志芳,吴玉澄,刘世安,吴佩兰. 1989

[5]云南富民杨梅拟果蝇(Drosophila simulans)世代及产卵规律研究. 孙道旺,曹继芬,杨明英,杨红映,李国宏,杨美兰,杨家鸾,严位中. 2006

[6]越冬代七星瓢虫产卵规律及其卵短期贮存试验. 王春良,靳力,李秋波. 2002

[7]云南不同菜区小菜蛾的产卵规律与发育起点温度. 李向永,尹艳琼,赵雪晴,谌爱东. 2011

[8]两种寄生蜂的卵巢结构与卵成熟特点初步观察. 罗开珺,古德祥,张古忍,陈宗麒. 2005

[9]桑蚕雌蛾7.5℃冷藏不同时间的产卵效果. 胡仕叶,张安臣,杨胜特,韩世玉,王太兴,黄礼平,田应书,王文学. 2014

[10]桑蚕雌蛾10℃冷藏适宜时间的筛选. 胡仕叶,韩世玉,杨胜特,张安臣,王太兴,王贤玉,黄礼平. 2015

[11]5℃冷藏不同时间对桑蚕雌蛾产卵效果的影响. 胡仕叶,王太兴,杨胜特,田应书,韩世玉,王贤玉. 2013

[12]5℃冷藏不同时间对桑蚕雌蛾产卵效果的影响(英文). 胡仕叶,杨胜特,田应书,韩世玉,王太兴,王贤玉,黄礼平. 2013

[13]柞蚕杂交组合582×宽青产卵量的遗传分析. 徐亮,孟宪民,戚俐,刘凤云,宿桂梅,焦阳. 2011

[14]我国的大害虫(十六)地老虎. 贾佩华. 1958

[15]防治好棉花蕾期的病虫害. 许立瑞. 1995

[16]柑桔矢尖蚧生物学特性与发生规律研究. 王洪祥,龚洁强,陈国庆,梁克宏. 2003

[17]2;4-D二甲胺盐对莲草直胸跳甲生存和繁殖的影响. 史梦竹,李建宇,肖玉军,郑丽祯,郭建英. 2012

[18]不同营养条件对小菜蛾寿命及产卵量的影响. 刘敏,吕要斌,章金明. 2018

[19]不同品种水稻对稻纵卷叶螟生长发育和产卵量的影响. 王亭,徐红星,杨亚军,郑许松,吕仲贤. 2018

[20]广聚萤叶甲成虫交配时长对产卵量与孵化率的影响. 田震亚,陈红松,郭建英,周忠实.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