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的生长发育对自身视觉能力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谭畅

作者: 谭畅;单瑶;周孝森;姚秋怡;蔡晓明;边磊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贯小绿叶蝉;异速生长;生长发育;复眼;光学灵敏度;视敏度

期刊名称: 茶叶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3 期

页码: 367-37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异速生长普遍存在于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是昆虫适应外界环境的重要策略。视觉线索是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寄主选择和飞行运动的关键信息,随着叶蝉龄期的增长,叶蝉的体型和活动能力逐渐增强,同时复眼的形态也发生显著变化。通过组织学和行为学技术,测定叶蝉不同龄期复眼形态结构和视觉能力的变化特征,明确了叶蝉的视觉能力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渐增强,从1龄至5龄,若虫的光学灵敏度从0.04μm~2·sr提升至0.11μm~2·sr,视觉敏锐度从0.086 cpd(Cycles per degree,周/度)提升至0.112 cpd,均符合异速生长规律,但增速慢于若虫体型的增长速度。若虫羽化后复眼中部区域的光学灵敏度下降且雌雄虫存在显著差异,虽然成虫的视觉敏锐度有所提升,但依旧属于低分辨率视觉,有效视距非常有限。本研究证实了叶蝉为了优先体型及其运动相关器官的发育,视觉能力增长速度选择放缓且主要注重复眼视野的增加,以便于叶蝉感知大范围的视觉线索。

分类号: S435.711

  • 相关文献

[1]螺旋粉虱成虫的复眼形态及其内部结构. 时艳华,吴伟坚,符悦冠. 2010

[2]夜行性昆虫微光视觉行为及其视觉适应机制. 杨小凡,路子云,苑士涛,李建成,魏国树. 2021

[3]棉铃虫生物钟基因HeDbt的克隆和表达模式分析. 闫硕,刘彦君,张馨方,朱家林,李贞,刘孝明,张青文,刘小侠. 2018

[4]棉铃虫复眼中Clock生物钟基因的昼夜表达模式. 闫硕,刘彦君,张馨方,秦萌,刘慧,朱家林,李贞,张青文,刘小侠. 2017

[5]草地贪夜蛾成虫复眼明暗适应及黄光照射下明适应状态转化率. 蒋月丽,武予清,李彤,苗进,巩中军,段云,梅诗琼,王雪芹,刘启航. 2021

[6]椰心叶甲啮小蜂复眼和触角在交配中的作用及其超微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辛星,马子龙,覃伟权. 2010

[7]B型烟粉虱在甘蓝上的产卵行为观察. 张晓曼,王甦,罗晨,张帆. 2014

[8]绿盲蝽滞育与非滞育卵的形态学观察. 陈培育,封洪强,李国平,郭线茹. 2010

[9]红火蚁复眼的扫描电镜观察. 范凡,刘杰,屈平,吕利华,魏国树. 2008

[10]椰心叶甲啮小蜂复眼的扫描电镜观察. 辛星,马子龙,覃伟权. 2010

[11]昆虫复眼形态结构及感光机制研究进展. 段云,李彤,苗进,巩中军,武予清,郭予元. 2016

[12]贵州及南方其他部分省区茶树小绿叶蝉种类调查与考订. 于晓飞,孟泽洪,杨茂发,周玉锋,韩畅,邹晓. 2015

[13]西藏茶区小贯小绿叶蝉的绿色防控. 翟卿,张力,瓮青芬,曹振民,曹龙,王香,王保海. 2020

[14]小贯小绿叶蝉取食诱导抗、感茶树品种挥发物的释放. 任倩倩,庄明珠,蔡晓明,边磊,罗宗秀,李兆群,尤民生,陈宗懋,金珊. 2020

[15]不同药剂对小贯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治效果. 陈伟立,叶涛,孙钦玉,牛婷婷,张家侠. 2023

[16]危害陕西茶区茶树的小绿叶蝉种类订正及对我国茶树小绿叶蝉的再认识. 秦道正,肖强,王玉春,乔利,张丽. 2014

[17]小贯小绿叶蝉区域性发生规律口综合防治. 王迎春,龚雪蛟,徐正祥,罗凡. 2018

[18]小贯小绿叶蝉区域性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 王迎春,龚雪蛟,徐正祥,罗凡. 2018

[19]茶园小贯小绿叶蝉各虫龄形态特征. 孟召娜,边磊,罗宗秀,李兆群,辛肇军,蔡晓明,田军,万云龙. 2018

[20]南方小花蝽-蚕豆-蚕豆蚜载体植物系统对茶叶害虫的控制效果. 刘梅,张昌容,班菲雪,刘少兰,冉乾军,尚小丽,曾广,曹宇,孙月华.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