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红外传感器的灰茶尺蠖智能监测装置的设计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胡锦召

作者: 胡锦召;陈华才;季慧华;边磊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灰茶尺蠖;智能监测装置;红外传感器技术;高压电源;实时监测;种群密度;PC端程序;红外计数

期刊名称: 现代电子技术

ISSN: 1004-373X

年卷期: 2023 年 46 卷 018 期

页码: 157-161

摘要: 针对灰茶尺蠖田间监测存在的统计害虫数量不完全、监测难度大等问题,文中将红外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高压电源电击技术相结合,研制一种灰茶尺蠖智能监测系统,研究灰茶尺蠖成虫在茶园的发生动态,实现对灰茶尺蠖成虫田间种群动态的实时监测.提出一种基于红外计数的灰茶尺蠖智能监测装置及平台设计方案,完成单片机主控模块、电源电路模块、高压网电源控制模块、红外传感器监测模块等的设计.田间测试结果表明:高压电源电流阈值设置为80 mA,能防止雨滴、树叶等外在因素造成的计数误差;虫情监测装置对灰茶尺蠖的监测准确率为98.2%,可实时监测田间灰茶尺蠖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用户通过所设计装置可实时掌握茶园灰茶尺蠖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合理制定综合防治方案,实现茶叶的优质高产.

分类号: TN931+.3-34%TN216

  • 相关文献

[1]基于红外传感器的实蝇类害虫实时监测装置的设计. 梁勇,赵健,林营志,陈世雄,池美香,邱荣洲. 2020

[2]基于红外感应的稻纵卷叶螟智能监测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林峰. 2021

[3]基于Cortex-M3的农作物生长参数监测系统设计. 黄伟力,边燕,冯青春,张志强. 2015

[4]基于物联网的土壤盐渍化实时监测管理系统设计. 付腾飞,陈广泉,徐兴永,刘文全,苏乔. 2017

[5]农田玉米土壤墒情远程监测云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臧贺藏,王猛,张杰,李国强,赵晴,胡峰,郑国清. 2017

[6]基于Zigbee无线冷藏车厢信息采集节点设计. 郭斌,张太红,钱建平,薛煜阳,杨信廷. 2010

[7]南疆土壤氮含量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开发. 刘芳,张树艳,辛鹏,祁雪莲,钟祥,李雅杰. 2018

[8]活体监测植物葡萄糖的微型传感器研究. 杨磊,陈达,王成,李爱学. 2021

[9]苹果防灾减灾技术(四). 王金政,薛晓敏,路超. 2012

[10]基于水下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海洋牧场建设. 于喆,吉光,刘修泽. 2022

[11]一种池塘养殖溶氧调控系统的研制及应用. 刘兴国,王鹏祥,苗雷. 2008

[12]气吸式花生穴播器播种监测系统设计与试验. 张春艳,王岩,杨茹莎,张宁宁,贺欣,张佳蕾,康建明. 2024

[13]成都平原地区梯棱羊肚菌人工栽培生态环境参数范围及变化规律. 谭昊,苗人云,刘天海,唐杰,杜大兵,韩海涛,杨海军,林松,黄忠乾,彭卫红. 2021

[14]面向病害预警的设施蔬菜环境监测Android系统. 吕雄杰,刘恒一,王翔宇,王建春,徐义鑫,钱春阳. 2018

[15]传感器和网络传输方法在实时连续监测水层气体释放方面的应用. 刘新红,余立功,高岩,胡茂俊,易能,邸攀攀,罗佳,严少华. 2018

[16]基于红外传感器的棉花叶片温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王亚茹,杨北方,雷亚平,熊世武,韩迎春,王占彪,冯璐,李小飞,邢芳芳,辛明华,吴沣槭,陈家乐,李亚兵. 2022

[17]灰茶尺蠖在湖南的发生与防治. . 2004

[18]灰茶尺蠖性信息素诱杀效果试验. 彭玉萍,吴明耀,罗宗秀,蔡红兵,李承江. 2018

[19]闽北乌龙茶区灰茶尺蠖性信息素诱捕器最佳悬挂密度试验研究. 冯卫虎,蔡小勇,曹士先,徐鹍鸬,李兆群,徐杰,晁倩林. 2021

[20]基于转录组数据高通量发掘灰茶尺蠖微卫星标记. 王定锋,李良德,李慧玲,李金玉,吴光远.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