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户认知的保护性耕作模式适宜性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丽双

作者: 王丽双;王春平;孙占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农户认知;旱作农业区;保护性耕作模式;模糊综合评价

期刊名称: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ISSN: 2095-6924

年卷期: 2015 年 14 卷 01 期

页码: 55-61

摘要: 农户是技术最终采用的主体,其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知程度关系到此项技术能否大面积推广。本研究从农户角度评价旱作农业区保护性耕作模式适宜性问题,以阜新市保护性耕作重点示范推广区域开展的高茬覆盖、碎秆覆盖和整秆覆盖模式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不同模式的适宜性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3种模式在当地的认知程度为:高茬覆盖模式>整秆覆盖模式>碎秆覆盖模式,高茬覆盖模式农户认知程度最优,碎秆覆盖模式农户认知程度最差。其中,高茬覆盖模式中,农业投入、产出投入比、播种质量、保苗率、作物长势、预防病虫草害、劳动力接受该项新技术所需时间、示范推广面积农户认知程度最优,适宜于以秸秆为主要燃料和秸秆作饲料的地区;整秆覆盖模式中,农产品产量增长率、保墒效果、受过技术培训的劳动力比重农户认知程度最优,适宜于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碎秆覆盖模式中,农产品产量、土地净生产率、土壤肥力、农民人均收入增加、农业用工减少量农户认知程度最优,适宜于劳动力短缺的地区。

分类号: F323.6`S345

  • 相关文献

[1]基于农户认知的保护性耕作模式产量效应模糊数学分析. 汤秋香,谢瑞芝,李少昆,马林,林涛,石书兵,高世菊,刘国庆,胡震斌,牛兴奎. 2009

[2]安徽省保护性耕作与节水农业技术研究. 王艳,施六林,王川. 2010

[3]认知视角下农户安全农产品生产意愿的形成机理及实证检验——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分析框架. 赵向豪,陈彤,姚娟. 2018

[4]基于扎根理论的豆农目标价格政策认知与行为研究. 陈秧分,李先德. 2016

[5]农户对蜜蜂授粉价值的认知——基于福建省农户调查的实证分析. 李海燕,刘朋飞,刘伟平,林素文. 2012

[6]玉米典型生态区机械收获现状及影响农户采用的因子分析. 郭银巧,徐文娟,王克如,柴宗文,谢瑞芝,候鹏,明博,李少昆. 2021

[7]6个玉米新品种在定西旱作农业区的引种初报. 席旭东,常宏,车卓,包巧玲,李小东,马明生. 2019

[8]多源遥感数据特征优选的大兴安岭沿麓不同农作物提取. 于利峰,乌兰吐雅,李继辉,于伟卓,敦惠霞. 2020

[9]甘肃旱作农业区发展节能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可行性探讨. 杨启国,邱仲华,杨兴国. 2002

[10]旱作农业区地膜蚕豆种植技术及增产因素分析. 卢成达,李阳,孙迪. 2016

[11]旱作农业区春油菜不同施肥模式下肥料效应研究. 朱春来,史可鹏. 2011

[12]半干旱区不同品种的青贮玉米与饲用高粱的生产性能及营养价值评价. 王晓春,杨春莲,何志军,于海洋,金环,高婷,梁小军. 2022

[13]以机械化行走式补灌种苗增墒技术促进旱农作物优质小杂粮增产增收——对山西省寿阳县机械化旱作农业的调查与思考. 夏晓东,吴崇友,张礼钢,彭卓敏,张锐,张建君. 2003

[14]甘肃省旱作农业区的土壤肥力管理原则和技术. 武天云,曹学禹,王方,汤莹,李元寿,秦亚南,张树清. 2003

[15]营养黑芝麻糊生产工艺的研究. 张丽霞,黄纪念,宋国辉,芦鑫,孙强,张慧慧. 2012

[16]生态脆弱区农地后备资源规模化开发效益评价. 聂英,张彬,孔祥露. 2015

[17]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功能的模糊综合评价. 李锋瑞,段舜山. 1990

[18]农村社区整体规划和人居环境满意度分析——对新疆榆树沟镇和水西沟镇6个村人居环境满意度的调查. 苗红萍,陈彤,马玲玲,刘国勇. 2011

[19]不同脱叶剂对长绒棉性状的影响及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马辉,戴路,阿布都艾尼·阿布都维力,刘翔宇,阿孜古丽·阿布力孜. 2020

[20]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CAD系统研究与开发. 王忠烨,程吉林,何莲,陈兴,沈刚.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