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氮量下玉米花生间作不同玉米行对土地当量比和产量贡献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凤艳
作者: 赵凤艳;张勇勇;冯晨;白伟;郑家明;蔡倩;张哲;杨宁;向午燕;孙占祥;冯良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间作;氮肥;种间竞争;土地当量比;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土壤与肥料
ISSN: 1673-6257
年卷期: 2023 年 006 期
页码: 129-13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评价不同施氮量下玉米花生间作系统中作物种间互作对不同行玉米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于2019-2020年,利用长期定位微区试验,设置3个施氮量(N0:0 kg·hm-2、N150:150 kg·hm-2、N300:300 kg·hm-2)处理和2种种植模式(玉米花生间作:IM、玉米单作:SM),以玉米为研究对象,分析间作系统中不同行玉米竞争优势、土地当量比、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对施氮量的响应.在间作系统中玉米的竞争能力显著强于花生,但毗邻花生带的玉米行(IM1)与远离行(IM2)间无显著差异.玉米花生间作土地当量比大于1,土地生产力提高15%~23%,具有间作优势;而随着施氮量增加,玉米竞争能力增强.间作显著增加了玉米产量,IM1产量较SM处理增幅为37.8%~65.3%,IM2较SM处理增幅26.4%~56.1%,2019年氮肥施用量为150 kg·hm-2时玉米土地当量比表现出边行效应.玉米产量变化趋势为N150>N300>N0.施氮可增加玉米穗粒数和千粒重.间作通过影响成穗数和穗粒数来影响产量,而氮肥通过影响穗粒数来影响产量.间作玉米氮肥农学效率比单作玉米提高92.4%;N300的玉米氮肥农学效率比N150低60.4%.在玉米花生间作系统中,适宜施氮量(150 kg·hm-2)下间作可显著促进玉米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提高玉米产量和氮肥农学效率,表现出产量边行效应,但并没有表现出氮肥利用边行效应.
分类号: S513`S565.2`S143
- 相关文献
[1]干旱地区向日葵与谷子间作的土地生产力及种间竞争力的研究. 依兵,刘金刚,宋殿秀,王德兴,赵明珠,刘晓宏,孙恩玉,崔良基. 2023
[2]间作对油菜和紫云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宋莉,韩上,席莹莹,鲁剑巍,吴礼树,曹卫东,耿明建. 2014
[3]椰子可可间作下种植密度对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赵溪竹,刘立云,王华,朱自慧,赖剑雄. 2015
[4]棉花/芝麻间作模式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宫慧慧,张玉娟,赵军胜,李振怀,卢合全,徐士振,赵逢涛,孟庆华,董合忠. 2019
[5]不同类型及品种油菜与小麦间作效应研究. 文雁成,宋文光. 1993
[6]水稻与慈姑间作栽培对水稻病虫害和产量的影响. 梁开明,章家恩,杨滔,罗明珠,傅玲. 2014
[7]不同豆科作物与燕麦间作对燕麦产量、光合特性和根际固氮微生物nifH基因丰度的影响. 冯晓敏,胡跃高,张卫建,曾昭海. 2015
[8]甘薯芝麻间作模式效益分析. 解备涛,张海燕,汪宝卿,段文学,张立明. 2017
[9]水分下限对西瓜/棉花间作水分生产效率及土地利用率的影响. 强小嫚,孙景生,宁慧峰. 2016
[10]施磷对西北沿黄灌耕灰钙土玉米/鹰嘴豆间作产量及种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兰玉峰,夏海勇,刘红亮,杨思存,宋建国,李隆. 2010
[11]不同施氮量对间作体系木薯、花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张志华,林洪鑫,袁展汽,肖运萍,汪瑞清,吕丰娟. 2024
[12]间作与施氮对牧草生物量、种间竞争和氮磷吸收的影响. 龙会英,张德,曾丽萍,何光熊,赵秀梅. 2020
[13]根际分隔对玉米/豌豆间作种间竞争及豌豆结瘤固氮的影响. 李娟,王文丽,赵旭,孙建好. 2016
[14]增施氮肥对黄顶菊与高丹草苗期竞争的影响. 皇甫超河,王楠楠,陈冬青,杨殿林,马杰. 2010
[15]辽西半干旱区玉米与花生间作对土地生产力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高砚亮,孙占祥,白伟,冯良山,杨宁,蔡倩,冯晨,张哲. 2017
[16]秸秆还田对东北半干旱区玉米‖花生轮作系统土壤水热特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姚凡云,曹玉军,王虹霏,吕艳杰,刘志铭,魏雯雯,岳玉兰,王永军. 2020
[17]覆膜对玉米间作豌豆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李伟绮,孙建好,赵建华. 2016
[18]盐碱地玉米‖花生间作对群体覆盖和产量的影响. 南镇武,孟维伟,徐杰,王旭清,刘灵艳,林松明,高华鑫,张正. 2018
[19]间作模式对桑园土壤养分及产量效益的影响. 周丽,贺兵,李冬兵,刘学锋,曹文,余世权,刘筱雪,王一. 2023
[20]不同带宽行比对湖北西南山区玉米/大豆套作体系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金晶,余常兵,庞静,李必钦,吕典.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苗期摘叶对玉米茎秆抗倒伏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邹晓锦;李永铁;徐嘉翼;宫亮;孙孝丹;张银环;王旭东;李月红;杨金泽;吕林辉;王志海;冯良山
关键词:苗期摘叶;玉米;倒伏;茎节;产量
-
西北条锈菌源区冬小麦育种抗条锈病基因的利用现状与策略
作者:白斌;张怀志;杜久元;张晓洋;何瑞;伍玲;张哲;张耀辉;曹世勤;刘志勇
关键词:普通小麦;条锈菌;西北越夏菌源区;基因聚合;持久抗性;分子标记
-
氮素不同控释期对甘薯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作者:马存金;孔宪奎;李广华;谷彦冰;王娟;张哲;王庆美
关键词: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氮素;控释期;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
西南麦区骨干亲本川麦42重要基因组区段的确定及其对衍生品种的遗传贡献
作者:刘泽厚;万洪深;杨凡;王琴;唐豪;杨宁;杨武云;李俊
关键词:川麦42;骨干亲本;重要基因组区段;遗传贡献
-
人工合成小麦和地方品种穗发芽抗性育种利用效率
作者:刘泽厚;王琴;叶美金;万洪深;杨宁;杨漫宇;杨武云;李俊
关键词:小麦;人工合成小麦;地方品种;穗发芽;产量相关性状
-
化肥有机替代对连作花生产量和根瘤固氮的影响
作者:张勇勇;冯良山;赵凤艳
关键词:蚓粪;生物有机肥;花生产量;结瘤特性;根瘤固氮潜力
-
微纳米塑料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机制及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作者:张鑫雨;罗庆;方旭;吴慧秋;寇力月;张截流;冯良山
关键词:微纳米塑料;土壤-植物系统;迁移;毒性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