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技术选育高产多糖黑木耳菌株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庆伟

作者: 李庆伟;李文;周益帆;杨焱;王金斌;孔祥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黑木耳;常压室温等离子体;多糖;产量

期刊名称: 食用菌学报

ISSN: 1005-9873

年卷期: 2023 年 003 期

页码: 11-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选育高产多糖的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菌株,以黑威单片作为出发菌株,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 ARTP)诱变原生质体,经过3轮迭代诱变,从菌丝生长速度较快的诱变菌株中筛选多糖产量较高的菌株,通过5代继代培养测定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稳定性,采用拮抗实验观察菌株间的拮抗情况,通过简单重复序列区间(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 ISSR)分子标记分析菌株间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与黑威单片相比,诱变菌株D3-56的菌丝生物量和多糖含量分别提高15.02%和48.40%,诱变菌株D3-60的菌丝生物量和多糖含量分别提高13.15%和60.83%,诱变菌株D3-56和D3-60的多糖产量分别提高70.69%和81.97%;诱变菌株D3-56和D3-60菌丝生长速度稳定,且与黑威单片存在遗传差异。

分类号: S646.6

  • 相关文献

[1]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筛选高产多糖猴头菌株的研究. 杨珊,杨焱,李巧珍,吴迪,杨瑞恒,汪文翰,张赫男. 2019

[2]黑木耳多糖提取方法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于海洋,王延锋,史磊,王金贺,潘春磊,盛春鸽,刘姿彤,董雪梅,张鹏. 2017

[3]黑木耳多糖的提取分离及体外抗凝血作用研究. 王辰龙,张子奇,王曼,丁之恩,闫晓明. 2013

[4]黑木耳栽培中不同覆盖材料比较试验. 曾凡清,张大伟,朱强,吴岩课. 2017

[5]黑木耳露地栽培不同划口时间和方式对耳芽分化及产量的影响. 徐全飞,潘天任,聂建军,牛宇,冯婉君,李彩萍,潘保华. 2018

[6]五株工厂化栽培的黑木耳生理特性比较. 陈辉,郝海波,赵静,顾忆龙,汪虹,王倩,陈明杰,张津京. 2020

[7]小孔袋栽培黑木耳试验. 施礼,邹玉亮,潘祖华,金群力,冯伟林. 2016

[8]果渣袋料栽培黑木耳试验. 刘姿彤,王延锋,史磊,王金贺,潘春磊,盛春鸽,张鹏,董雪梅. 2016

[9]富硒栽培对黑木耳菌丝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万水霞,蒋光月. 2016

[10]不同栽培基质对黑木耳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 潘春磊,王延锋,史磊,盛春鸽,王金贺,赵静. 2021

[11]不同硒含量基质对黑木耳生物学性状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刘姿彤,钱华,王延锋,史磊,王金贺,盛春鸽,张鹏,于海洋,赵静. 2022

[12]山西黑木耳吊袋栽培技术初探. 杨杰,张勇,赵照林,王华,萧晋川,刘虹. 2017

[13]常压室温等离子体对NaCl胁迫下胡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赵东晓,杜建勋,董亚茹,孙景诗,梁晓艳,王向誉,施新琴,郭洪恩. 2018

[14]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选育高产多糖灵芝新菌株. 李塬,张赫男,谭贻,刘艳芳,冯杰,张越野,唐传红,张劲松. 2021

[15]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选育高固氮酶活褐球固氮菌. 段赛菲,黄艳娜,王金斌,束仕元,周茂超,唐雪明. 2021

[16]复合诱变野生酵母ZZ-46选育高产油脂菌株. 周秋利,顾喆,龙凌凤,郭书贤,刘汝宽,孙海彦,孙付保. 2020

[17]ARTP诱变筛选草菇优良菌株及RAPD分析. 何建华,蒋玮,吕贝贝,李鹏,武国干,王金斌,祝子坪,吴潇,唐雪明. 2014

[18]ARTP诱变猴头菌株的发酵菌丝体多糖理化性质及体外免疫活性. 宋甜甜,吴迪,张赫男,汪雯翰,刘艳芳,李巧珍,杨焱. 2018

[19]猕猴桃果酒生香酵母的诱变选育及其发酵条件优化. 鲁云风,张四普,张征田,牛佳佳,杨永锋. 2022

[20]产褐藻胶裂解酶菌株筛选与高产酶菌株的ARTP诱变选育. 高荣,郑志国,鲍时翔,莫坤联,黄惠琴.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