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角血蜱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8基因的鉴定及其抵抗田鼠巴贝虫感染作用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朱昊天

作者: 朱昊天;周勇志;曹杰;王亚楠;张厚双;徐前明;周金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长角血蜱;人兽共患病;田鼠巴贝虫;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8;RNA干扰

期刊名称: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ISSN: 1000-7423

年卷期: 2024 年 42 卷 004 期

页码: 433-4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 对长角血蜱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8 (cas8)基因进行鉴定,探究其在长角血蜱抵抗田鼠巴贝虫感染中的作用,为田鼠巴贝虫传播阻断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提取长角血蜱RNA,逆转录为cDNA,PCR扩增cas8,测序后在GenBank中进行BLAST比对。用MEGA软件,采取邻接法构建基于cas基因的系统进化树。以叮咬田鼠巴贝虫感染小鼠的长角血蜱若蜱为感染组,以叮咬正常小鼠的同批次若蜱为对照组。感染组与对照组各取9只蜱,提取RNA并逆转录为cDNA,采用定量PCR (qPCR)分析感染组与对照组长角血蜱cas8基因相对转录水平差异;提取感染组和对照组长角血蜱若蜱总蛋白,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CAS8的相对表达量。合成cas8基因和荧光素酶基因的双链RNA (dsRNA),分别显微注射至长角血蜱若蜱体内进行RNA干扰(RNAi)(RNAi组和对照组),12~24 h后取活性良好的蜱叮咬田鼠巴贝虫感染小鼠,饱血后立即收集蜱,qPCR检测cas8基因的相对转录水平,实时PCR (探针法)检测长角血蜱体内田鼠巴贝虫的18S rRNA基因。感染组和对照组cas8基因相对转录水平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RNA干扰组和干扰对照组田鼠巴贝虫18S rRNA基因含量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长角血蜱cas8基因长1 377 bp,序列提交GenBank获得的登录号为PP407944,其预测的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中的长角血蜱CAS8 (GenBank:ABG48761.1)、镰形扇头蜱CAS8 (GenBank:ALQ43547.1)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分别为21.26%和61.24%。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cas8基因与GenBank中的长角血蜱cas基因(ABG48665.1、 ABG48761.1)均不在同一分支上,且亲缘关系较远;与镰形扇头蜱cas8基因(GenBank:ALQ43547.1)的亲缘关系较近,在同一分支上。qPCR分析结果显示,感染组cas8基因的相对转录水平为0.562±0.036,高于对照组的0.198±0.071 (t=7.910,P <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感染组CAS8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为0.460±0.013,高于对照组的0.346±0.007 (t=9.368,P <0.01)。沉默cas8后,RNAi组cas8基因的相对转录水平为0.036±0.003,低于对照组的0.081±0.006 (t=10.680,P <0.01);RNAi组田鼠巴贝虫18S rRNA基因为3.35×106拷贝/μl,高于对照组的1.35×106拷贝/μl (t=4.570,P <0.05)。结论 CAS8是长角血蜱凋亡相关分子,能够抵御田鼠巴贝虫感染长角血蜱,可以作为田鼠巴贝虫传播阻断疫苗的候选靶向分子。

分类号: R384.4

  • 相关文献

[1]长角血蜱三种miRNAs在不同发育阶段和器官中的表达分析. 徐畅,王方方,龚海燕,曹杰,周勇志,张厚双,周金林,李国清. 2017

[2]田鼠巴贝虫感染BALB/c小鼠血细胞动态变化. 蔡玉春,陈韶红,杨春利,赵枝新,李浩,卢艳,艾琳,储言红,沈慧敏,陈家旭. 2018

[3]我国禽病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研究动态. 朱静,陈连颐,吴荣富,戴有理. 2015

[4]云南省树鼩隐孢子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曹富琼,张庆宇,邹扬,马玉华,吕龙宝,李涛善,陈红,梁霞霞,杨建发,朱兴全,邹丰才. 2021

[5]大肠杆菌O157∶H7单克隆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的研制. 夏兴霞,王永山,孟祥升,朱国强,张雪寒,何孔旺. 2010

[6]人兽共患病及其防制对策. 向华,王贵平,宣华. 2005

[7]人兽共患痘病毒病的流行现状及其宿主研究进展. 周涛,贾怀杰,景志忠. 2011

[8]布鲁氏菌病及其在我国的防控现状与建议. 汪洁英,宁博,景伟,高建平,曹莹,王雪梅,刘帅,马永红,景志忠. 2022

[9]狐狸阴道加德纳氏菌病的研究. 严忠诚,闫新华,栾凤英,闫喜军,王长凤. 1995

[10]一种新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狐阴道加德纳氏菌病的研究V.狐阴道加德纳氏菌菌株的血清分型研究. 阎新华,严忠诚,阎喜军,栾凤英,王长凤. 1996

[11]痘病毒病:值得高度重视的一类人兽共患病. 景志忠. 2011

[12]透过高致病性禽流感看我国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廖明. 2021

[13]一种新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狐阴道加德纳氏菌病的研究:V.狐阴道…. 闫新华,严忠诚. 1996

[14]弓形虫real-time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初步应用. 蔺智兵,张厚双,曹杰,周勇志,李国清,周金林. 2011

[15]5种脑炎类人兽共患病病毒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蔡绪禹,康晓平,刘洪,李裕昌,孙恩成,王凌凤,杨涛,刘霓红,步志高,李文京,杨银辉,吴东来. 2010

[16]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氏杆菌内化素J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研究. 孟庆玲,乔军,陈创夫,任艳,张辉. 2008

[17]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病毒样颗粒的表达及免疫原性研究. 华荣虹,李业南,陈振师,刘立科,霍红,王晓磊,郭立平,步志高. 2014

[18]戊型肝炎病毒跨物种传播和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何振文,刘丁语,刘宝玲,张翩,王晓虎,王刚,黄元,陈晶,杜宗亮,蔡汝健. 2024

[19]广东地区人工驯养灵长动物的病毒组特征及猴痘病毒筛查. 李娜,任照文,张翩,袁子国,陈晓凡,廖明,王晓虎. 2024

[20]城市兽医公共卫生视域下宠物医院生物安全的管理. 李天顺,战晓燕,钟登科,陆娜云,朱新颖,滑志民.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