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高原典型作物土地适宜性评价及其影响因素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曹杰

作者: 曹杰;何鹏;陈春燕;刘远利;邵周玲;高文波;廖桂堂;林正雨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生态脆弱;民族地区;典型作物;土地适宜性;影响因素;川西高原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ISSN: 1005-9121

年卷期: 2024 年 45 卷 004 期

页码: 204-22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 CSSCI

摘要: [目的]川西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水平低,开展生态脆弱区域典型作物土地适宜性分析,对农业生产的作物规划管理,以及拓宽当地农户增收致富渠道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基于四川省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综合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栅格指数模型,构建川西高原典型作物土地适宜性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级评价指标体系.[结果](1)典型作物土地适宜性评价因子中气候条件影响较大,社会经济条件影响相对较小.(2)大白菜种植适宜用地主要分布在大渡河中游和岷江流域,其中高适宜区1.652 5万hm2;苹果种植适宜用地主要分布在大渡河流域河谷山地和岷山山脉,其中高适宜区36.121 5万 hm2;梨种植适宜用地主要分布在大渡河中游和岷江流域,其中高适宜区31.025 3万hm2;甜樱桃种植适宜用地主要分布在大渡河和岷江流域的河谷和山地,其中高适宜区16.891 4万hm2;核桃种植适宜用地主要分布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和岷江流域的河谷区,其中高适宜区41.913 7万hm2.(3)从县域空间尺度上评价,川西高原推荐种植核桃和梨的县(市)最多,分别为22个和16个.推荐种植大白菜的县(市)最少,只有3个.(4)川西高原农业产业光温条件好、气候垂直变化显著,但常受低温等极端天气影响;耕地比重小、分布零散且耕地质量低;低纬度高海拔同时地势高耸、地形破碎;交通和灌溉设施薄弱,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川西高原典型作物产业发展.[结论]研究结果符合川西高原典型作物种植现状,但是该研究构建的土地适宜性评价体系中对内源性因素考虑不够,缺乏对劳动力、经营方式等因素的分析,同时缺少对科学技术、法律法规、政策、市场等外源性因素的思考.

分类号: S1622%S17

  • 相关文献

[1]民族地区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12个贫困嘎查(村)、209个贫困户的调查数据. 刘慧,杨波,朱宁,赵一夫. 2020

[2]作物水分高光谱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王鹏,郭永刚,关法春,王明明. 2024

[3]朝阳市土地荒漠化成因及防治对策. 刘焕德,付强. 2008

[4]在我国大规模种植油莎豆的意义重大. 梁鸣早,贺勇. 2020

[5]基于尺度推绎方法的生态脆弱区耕作适宜性研究. 何英彬,姚艳敏,唐华俊,杨鹏,王利民,邓辉,Luca Ongaro. 2011

[6]基于GIS的江苏省蔬菜种植土地适宜性评价及其空间异质性分析. 朱大威,朱方林. 2019

[7]黄河淤区土壤质量及土地适宜性分析. 史福刚,姚健,帖建伟,杨稚娟. 2012

[8]国外基于GIS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及展望. 何英彬,陈佑启,杨鹏,吴文斌,姚艳敏,李志斌. 2009

[9]基于综合指数评价模型的清水县土地适宜性评价. 张环,刘淑英. 2012

[10]不同政策情景下荒漠化地区土地耕作适宜性评价. 何英彬,唐华俊,杨鹏,姚艳敏,陈佑启,陈仲新,李建平. 2010

[11]川西高原地区妇女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现状及其与阴道微环境改变的关系. 苟甜甜,朱静. 2020

[12]川西高原地区莴笋新品种比较试验. 苗明军,李菊,田丽,廖继超,杨亮,常伟,李跃建,李志. 2020

[13]川西高原暗紫贝母野生变家种种植技术探究. 陶珊,彭芳,金媛,廖海浪,毛常清,吴宇,袁方柯,邓祖烦,张超. 2024

[14]川西高原葡萄酒酿造新技术. 钟奇,罗玲,刘伟. 2019

[15]施氮量对川西高原地区棒菜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孔垂豹,冉茂林,杨峰,雍晓平,冉科,李晓梅. 2023

[16]川西高原地区生态农业发展问题与对策. 李映福,温贵宾,牟国琼,陈尚洪. 2015

[17]川西高原苹果主要虫害种类、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 谢红江,陶炼,陈善波,涂美艳. 2017

[18]川西高原农业生态旅游发展优势及对策. 唐莎. 2018

[19]川西高原地区早市棒菜新品种比较试验. 苗明军,李菊,刘大兵,顾刚,刘独臣,李志,杨亮,廖继超,常伟,李跃建. 2019

[20]川西高原唐古特大黄规范化种植技术简介. 戴维,陈杰,叶坤浩,王钧,姚顺凯,田呈林,陈玉林,马林.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