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大豆生产格局变化及驱动因素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常洁

作者: 常洁;林正雨;高文波;杜兴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产量;粮食安全;时空格局;驱动因素;四川省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ISSN: 2096-6237

年卷期: 2024 年 003 期

页码: 476-48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四川省是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也是我国大豆种植的新兴地区和西南产区的重要组成,研究大豆生产格局对四川省落实粮食安全战略、推动西南地区大豆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基于2000—2020年四川省183个区市县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基尼指数、地理集中度系数、空间转移系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最优地理探测器分析了大豆生产的时空格局变化及驱动因素。研究结果发现:1) 2000—2020年,四川省大豆产能波动上升,空间分布极不均衡,聚集水平逐步上升,并逐步向川中丘陵区集中; 2)大豆生产存在较强的正向空间相关性,总体表现为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 3)资源要素、比较收益、地理气候、经济社会等因素对大豆生产格局变化的影响均高度显著,且呈现非线性增强、双因子增强的交互效应。资源要素投入、比较收益、海拔高程长期以来对大豆生产格局的影响较为显著且呈波动上升趋势,气温、乡村家庭规模的影响力提升较快,交通条件、地区GDP的影响力则总体呈下降趋势,耕作制度长期以来驱动力最弱。基于此,四川省大豆生产应着力破解耕地资源细碎化与劳动力短缺等资源环境约束,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全面提升大豆生产机械化水平。通过强化科技创新提升川豆单产,并进一步优化大豆生产、农机、服务、保险等环节的政策保障。同时,应重点关注气候变化引发的干旱等自然风险,健全农业领域自然灾害风险预警与防范机制,以进一步强化大豆产业的综合风险抵御能力。

分类号: F326.12

  • 相关文献

[1]四川省柑橘生产格局变化及驱动因素. 林正雨,邓良基,陈强,陈春燕,刘远利,陈章. 2020

[2]基本公共服务减贫质量、空间格局与驱动因素——以四川省为例. 杨帆,杜兴端. 2017

[3]近30年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驱动因素及空间格局变化研究. 徐志宇,宋振伟,邓艾兴,陈武梅,陈阜. 2013

[4]四川省粮食生产基本态势、主要影响因素与发展建议. 赵颖文,李晓. 2019

[5]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问题探讨——以四川省为例. 朱钟麟,胡萃,吴德勇. 2005

[6]四川省粮食安全状况研究. 何鹏,李晓,唐莎. 2015

[7]四川省耕地压力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赵永敢,李玉义,逄焕成,王龙昌,任天志. 2012

[8]基于耕地压力指数的四川省粮食安全状况研究. 何鹏,李晓,唐莎. 2015

[9]磷素营养对大豆磷素吸收以及产量的影响. 刘丽华. 2015

[10]不同播期对伊大豆1号产量及生育进程的影响. 刘涛,刘胜利,战勇,张建勋,张恒斌,田海燕. 2013

[11]大豆灰斑病病叶、病荚、病粒间的关系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黄春艳,马淑梅,朱传楹,李宝英. 2000

[12]长期免耕秸秆还田对寒地土壤有机碳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蔡丽君,张敬涛,刘婧琦,盖志佳,郭震华,赵桂范. 2021

[13]花后水肥一体化与化控措施对大豆产量及生理特征的影响. 黄俊霞,黄甜,饶德民,张鸣浩,孟凡钢,闫晓艳,张伟. 2020

[14]节水胁迫下大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连金番,罗瑞萍,赵志刚,姬月梅,王劲松. 2019

[15]2007—2017年美国大豆产量时空变化与分析. 雒艺欣,冯建中,白林燕,曹丹,李华林,于涛,徐运杰. 2018

[16]新型生物制剂“易丰收”对大豆促生效应及根际微生物影响研究. 李冰宇,陈珣,肖军,龚娜,肇莹. 2011

[17]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白浆土土壤养分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王囡囡,朱凤莉,张春峰,贾会彬,朱宝国,孟庆英,宋英博,李于. 2016

[18]磷酸二铵施用部位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王彦丰,王琳,付龙令. 1991

[19]黑土肥力与大豆产量及品质的通径分析. 魏丹,蔡姗姗,王伟,丁建莉,金梁,李玉梅,李艳,胡钰. 2021

[20]伏秋干旱影响不同垄作栽培的大豆产量. 董全中.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