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NO_3在小麦幼胚组织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何盛莲

作者: 何盛莲;雷振生;吴政卿;赵献林;方保停;杨会民;王美芳;何宁;杨攀;李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银离子;胚性愈伤组织;培养特性;草酸盐氧化酶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09 年 24 卷 06 期

页码: 202-20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提高小麦幼胚体细胞再生频率,以河南省大面积推广的豫麦49号、豫麦18号和兰考906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浓度AgNO3对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培养特性和草酸盐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间、不同AgNO3浓度间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愈伤组织绿点率和草酸盐氧化酶活性差异均达到0.01显著水平,基因型间以豫麦18最高、兰考906最低;不同AgNO3浓度间以MS培养基上附加2.5~5.0 mg/L处理较高。不同浓度Ag-NO3条件下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与草酸盐氧化酶活性相关系数为0.920,达0.01显著水平。可见,在小麦幼胚组织培养过程中可以加入Ag+提高再生频率。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ABA在小麦幼胚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何盛莲. 2023

[2]外源物质对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草酸盐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何盛莲,雷振生,吴政卿,赵献林,杨会民,王美芳,何宁,杨攀,吴剑南. 2009

[3]小麦幼胚培养特性对外源物质响应的研究. 何盛莲,崔党群,陈军营,陈新建,雷振生,吴政卿,方保停. 2006

[4]养殖场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的检测报告. 陶永红,杨茂生. 2013

[5]河南省棉花黄萎病菌培养特性与致病力分化研究. 杨凤祥,桑茜,马奇祥,李洪连,汪敏. 2009

[6]羊肚菌LWY-1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柴林山,李莉,冀宝赢,孙翠唤. 2010

[7]堆肥中产纤维素酶真菌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 杨友坤,朱凤香,王卫平,陈晓旸,洪春来,吴传珍,薛智勇. 2010

[8]番茄红粉病致病病原的鉴定及其培养特性研究. 王勇,王万立,刘春艳,郝永娟. 2008

[9]我国棉花黄萎病菌类型分化及培养特性研究. 王波,文学. 1993

[10]我国3种疯草的内生真菌培养特性研究. 汪治刚,曹师,徐娜,徐杉,李彦忠. 2017

[11]野生蛹虫草菌株培养特性及子实体多糖含量比较分析. 柴林山,冯敏,徐冲,李剑梅,张疏雨,郭玲玲. 2020

[12]梨轮纹病菌培养特性研究. 张丽丽,常有宏,陈志谊. 2009

[13]鸡肝癌细胞系LMH培养特性的研究. 赵蕾,史爱华,李林,张建伟,习硕,沈佳,姜北宇,彭湃,章振华. 2021

[14]寄生椰心叶甲绿僵菌的培养特性及ITS序列鉴定. 谭志琼,张雯龙,宋根苗,张荣意,刘志昕. 2010

[15]生防长枝木霉菌培养特性及形态学与系统发育学鉴定. 池玉杰,伊洪伟. 2016

[16]犬细小病毒(CPV)内蒙古分离株的体外培养特性研究. 赵世华,宋爱军,陈伟,王凤武,刘晓松,常建华,高娃,凤英. 2010

[17]白雪菇新菌株的培养特性研究. 何焕清,肖自添,刘明,潘新华. 2016

[18]鸭坦布苏病毒贵州株分离鉴定及其E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徐景峨,胡成云,陈汝佳,李婷,张亚楠,余波,张雨梅,李林林. 2023

[19]牧草根际3种平脐蠕孢菌培养性状及对营养的利用能力. 陈秀蓉,南志标,杨成德,任继周,李亚利. 2005

[20]副猪嗜血杆菌培养特性及致病性研究. 王海燕,刘茂军,冯志新,甘源,吴叙苏,邵国青.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