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蓝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优化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德双
作者: 张德双;赵泓;辛晓云;张凤兰;余阳俊;于拴仓;苏同兵;赵岫云;汪维红;李佩荣;王姣;卢桂香
作者机构: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关键词: 芥蓝;游离小孢子;单核靠边期;双单倍体
期刊名称: 中国蔬菜
ISSN: 1000-6346
年卷期: 2024 年 005 期
页码: 75-8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16个芥蓝品种(F1)为供体材料,比较分析了优化花蕾的消毒、小孢子的游离释放以及过滤等环节对芥蓝游离小孢子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6份参试芥蓝供体材料都具有胚胎发生能力,并全部获得了不同类型的再生植株,实现了较大规模、批量地获得芥蓝双单倍体(DH).经田间综合评价筛选,应用DH系育成了不同熟性的芥蓝一代杂种20M4芥蓝、21M2芥蓝和22M11芥蓝.
分类号: S635.9
- 相关文献
[1]芥蓝游离小孢子培养初报. 何杭军,王晓武,汪炳良. 2004
[2]番茄小孢子发育时期的检测和活性鉴定. 申娟,曹刚强,梁秋霞,应芳卿,丁晓兵. 2008
[3]青花菜绿雄60小孢子单核靠边期与花蕾外部形态特征研究. 朱惠霞,陶兴林,胡立敏,刘明霞. 2017
[4]黔白大白菜杂种花粉发育的细胞形态学观察. 赵大芹,张爱萍,吴进,张朝君,陶莲. 2007
[5]大麦游离小孢子的活力与耐盐性. 刘成洪,何婷,王亦菲,郭桂梅,高润红. 2014
[6]不结球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初步研究. 崔群香,朱凌丽,刘卫东,朱士农. 2009
[7]不同基因型青花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和植株再生. 边立娜,彭永康,孙德岭,单晓政,文正华. 2014
[8]胡萝卜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初报. 管长志,尹立荣,陈磊,牛静怡. 2006
[9]甘蓝类蔬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回顾与展望. 李梅,孙德岭,赵前程,蔡荣旗,申书兴. 2004
[10]胡萝卜游离小孢子培养及其发育过程研究. 李金荣,欧承刚,庄飞云,赵志伟,胡鸿,毛笈华. 2011
[11]番茄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 汪玲敏,陈光平,木万福,麻继仙,李易蓉,杨龙,但忠,苏银玲. 2019
[12]影响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因素的研究. 王秀英,巫东堂,赵军良,李改珍,郭尚. 2009
[13]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高频胚诱导技术体系优化. 唐兵,陶莲,卢松,杨静,吴康云,张丽,邓英. 2017
[14]西藏地区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方法. 黄海皎. 2015
[15]结球甘蓝游离小孢子培养及胚发育成苗研究. 曹冰东,蔡霞,张洁,张德军,邓英,孟平红. 2022
[16]园艺植物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石江鹏,张春芬,李芙蓉,肖蓉,邓舒,侯丽媛,曹秋芬. 2017
[17]大白菜游离小孢子成胚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黄海皎,杨晓菊,陈锋,蒋兵涛,王怀凤,相栋. 2014
[18]单倍体育种技术在油菜育种材料创新上的应用研究 Ⅰ.甘蓝型油菜游离小孢子胚状体的诱导发生. 饶勇,徐涵,毛堂芬,李超,陈静,肖华贵. 2003
[19]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游离小孢子培养诱导胚状体再生植株. 钟维瑾,方光华,唐克轩,张智奇,俞妙娟. 1990
[20]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中若干因素对胚状体诱导和植株再生影响. 徐艳辉,冯辉,张凯.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耐热优质皱叶大白菜新品种‘碧玉’
作者:余阳俊;苏同兵;张凤兰;张德双;赵岫云;于拴仓;汪维红;李佩荣;辛晓云;王姣;武长见
关键词:大白菜;皱叶;耐热;优质;品种
-
耐抽薹优质皱叶大白菜新品种‘冬冠097’
作者:余阳俊;苏同兵;张凤兰;张德双;赵岫云;于拴仓;汪维红;李佩荣;辛晓云;武长见;王姣
关键词:大白菜;皱叶;耐抽薹;优质;品种
-
基于ChatGPT信息增益的男性不育研究热点和趋势评估
作者:陆俊宇;王姣;刘行云;何孟桥;吴蓉蓉;詹超英;陈俐鲭;张影波;沈百荣
关键词:男性不育;ChatGPT;文献计量学;主题建模;信息增益;人工智能
-
芥蓝新种质创制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作者:张德双;辛晓云;张凤兰;余阳俊;于拴仓;苏同兵;赵岫云;汪维红;李佩荣;卢桂香
关键词:芥蓝;种质;创制;一代杂种
-
高温胁迫对沙芥与斧翅沙芥幼苗生长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参数的影响
作者:张韶华;张晓辉;杨忠仁;黄修梅;张凤兰;宁可真
关键词:沙芥;斧翅沙芥;高温胁迫;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动力参数
-
长江三角洲白山羊不同杂交组合早期生长发育性状研究
作者:花卫华;朱亚军;聂德华;王姣;柴文娴;鲁群
关键词:杂交;体重;体尺指标;长江三角洲白山羊;萨能奶山羊;波尔山羊
-
白菜类蔬菜良种繁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作者:张德双;辛晓芸;张凤兰;汪维红;余阳俊;于拴仓;赵岫云;苏同兵;李佩荣;王姣;卢桂香
关键词: